全选
|
Select
经验交流
“共时性”是荣格提出的心理学概念,它主要指现实生活中某些发生“巧合”的事件意外性地造成了某些独特的意义,这些意义的存在既不能用通常的自然科学方式加以说明,又不能诉诸宗教,因而心理学就承担了这项现实任务。荣格认为“共时性”的发生是受到潜意识决定的,并非存在绝对纯粹的“巧合”,而是这些“巧合”自身的存在、自身的意义和对它们的心理感受已经事先以某种“隐藏”的方式存在于潜意识之中了。因此,展开对荣格“共时性”概念的分析和阐释有助于提高心理学的学术价值和时代价值,其学术价值展示为: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全新领域;而时代价值展示为:心理学的“联想律”与“相似律”与当下社会中“大数据”进行了理论结合与关联,给予了心理学理论应用的充足理由。
Select
经验交流
孟晓涵,董吉贺
入园焦虑是小班幼儿入园初期的常见现象。如果不及时干预,任由焦虑情绪发展,则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幼儿存在环境适应的困难、幼儿缺乏社会交往技能、家长未掌握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焦虑的家长、部分教师对幼儿入园焦虑的认知和处理方式存在误区、幼儿园入园准备工作不足。为了帮助幼儿顺利渡过入园焦虑期,可以采取以下途径:家长采取合理的教养方式、家长对幼儿入园给予积极心理支持、教师提升应对入园焦虑的能力、开展与音乐相结合的体育游戏活动、幼儿园做好入园准备工作、家庭与幼儿园加强双向互动。
Select
抑郁症
路浩天,杜婷婷,张丽
目的 探究舍曲林联合喹硫平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招募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接受舍曲林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小剂量喹硫平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12项健康调查简表(SF-12)和躯体症状严重程度量表(PHQ-15)进行评估。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结果 ①研究组治疗后的HAMD-24的7个因子分和总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前的HAMD-24的7个因子分和总分高于治疗后(P<0.05)。对照组治疗前的HAMD-24的7个因子分和总分也高于治疗后(P<0.05)。②治疗后,研究组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③研究组治疗后的PCS和M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前的PCS因子评分和MCS因子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后(P<0.05)。对照组治疗前的PCS因子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MC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治疗后,研究组的PHQ-15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舍曲林联合小剂量喹硫平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睡眠问题和生活质量。
Select
心育教学
王依然,赵晗玥,李舒怡,等
目的 为探究医学生主要压力来源并探寻解决策略。方法 2022年6月对沈阳医学院临床医学,精神医学,护理学,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大一和大三年级共1019名医学生应用自制压力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 t 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 医学生心理压力由大到小依次是实习压力,学业压力,社交压力和择业压力。女生整体压力显著高于男生(P<0.01),大三年级整体压力显著高于大一年级(P<0.01),护理学专业整体压力最大。面临压力时医学生更愿意求助于亲近的同龄人。结论 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互相帮助。聘用专业人士定期进行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开设网络平台,让学生倾诉烦恼,并回信帮助。
Select
论著 学术探索
宋健健,曹贵康,张红强
目的 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运动习惯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格与心理健康在运动习惯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中存在的中介效应。方法 2022年6月~2022年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陕西某高校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托兰斯创造性测验的言语版本、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CES-D)、焦虑自评量表(SAS)、240题版本大五人格量表、威廉姆斯创造性倾向测试(WPMF)、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对30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数据采集,使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结合Hayes的SPSS的宏程序PROCESS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运动习惯、抑郁心理、外向性、开放性、尽责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这八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两两相关(P<0.05)。抑郁心理在运动习惯对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维度的影响中都存在中介效应。人格中的外向性和尽责性在运动习惯对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得分的影响中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外向性在运动习惯对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得分的影响中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结论 运动习惯与创造性思维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抑郁心理在运动习惯对创造性思维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大五人格中的部分维度在运动习惯对创造性思维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Select
心育教学
曾祥辉,潘杰,温育毅,等
目的 了解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2年11月采用10条目简易心理韧性量表(CD-RISC-10)对广东省某高校897名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纳入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影响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因素。结果 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平均得分为23.08(8.00)分。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心理健康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大学生心理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F=88.399,P<0.05)。结论 可以通过了解性别、心理健康状况和家庭经济状况,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韧性。
Select
论著 学术探索
王星博,张铖,王婷,等
目的 分析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收录的1911~2022年共1572篇宿命论研究的刊发量、作者、关键词等,以了解宿命论领域的研究趋势和特点。方法 利用CiteSpace的可视化知识图谱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包括文献数量的统计、作者合作关系的研究、核心作者的研究主题分析以及宿命论的研究热点的识别。结果 20世纪90年代后,宿命论主题文献的刊发量逐年攀升,表明该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较为疏远,核心作者群体的研究主题集中于疾病宿命论领域。宿命论的研究热点包括癌症宿命论研究、宿命论与公共卫生研究、宿命论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宿命论与环境保护研究等。结论 加强研究者团队的合作与多学科的整合,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和采用纵向研究设计,以进一步将宿命论的研究结论拓展到实际应用领域。
Select
心理教育
柴梦甜,陈博,潘诗诗,等
目的 探讨正念与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关系及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2023年10月~2023年11月随机选取湖北省武汉市某高校358例大学生,采用简式Freiburg正念量表和社交焦虑量表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构建层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 正念与大学生社交焦虑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P<0.001);性别在正念与社交焦虑之间起到调节作用(P<0.05)。结论 正念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女生正念得分越高,社交焦虑水平越低;男生被试群体中未表现出这种模式。
Select
论著 学术探索
钟佑洁,李艳华,施靖铧,等
目的 本研究探讨了洋留守儿童积极元刻板印象激活以及对攻击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方法 预研究以72名洋留守儿童为被试,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获得洋留守儿童的元刻板印象的内容与偏向。正式研究以123名洋留守儿童为被试,通过实验操纵将其分为积极元刻板印象激活组和无激活组。结果 ①洋留守儿童的元刻板印象偏积极;②洋留守儿童积极元刻板印象激活有效性显著,积极激活组的激活效果显著高于无激活组;③积极元刻板印象激活能降低洋留守儿童的攻击水平;④积极元刻板印象激活能提升洋留守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水平。结论 洋留守儿童积极元刻板印象激活能够产生积极的效应,能有效降低攻击行为、增加亲社会行为。
Select
论著 学术探索
张元元,王震,胡金华
目的 探究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开展时间为2021年3月~2023年3月,择取分析病例为本院收治62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通过数字表抽签方案划分为研究组(n=31)、对照组(n=31)。对照组患者为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研究组患者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阿立哌唑治疗,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D)、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PANSS)、认知功能评分、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HAMD评分、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BRM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认知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Select
心育教学
朱逸轩,吴丽芬
目的 探讨大学生睡眠拖延行为的现状及干预对策。方法 2023年4月~2023年6月采用随机发放的原则对武汉市某综合大学大一~大四的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再通过半结构访谈10名有睡眠拖延行为的大学生探讨其睡眠状况的真实体验。结果 本研究中大学生整体睡眠质量平均得分为3.69±2.34 分,其中64.26%的调查对象睡眠质量较好(PSQI≤5),35.74%的调查对象睡眠质量较差(PSQI>5)。大学生睡眠拖延的总体得分为3.64±0.57 分。访谈提纲为大学生的睡眠拖延行为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应对方式,将访谈者的真实体验归纳3类主题和8个亚主题:大学生睡眠拖延行为的特点(生理症状、心理及情绪状况症状和个人及社会行为特征);影响因素(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应对方式(构建认知、寻求支持、自我成长)。结论 大学生睡眠拖延行为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学生应加强对睡眠拖延行为的认知,通过自身积极应对,改善睡眠状况。学校、社会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其养成健康的睡眠习惯。
Select
综 述
陶彦林,沈漫,黄菲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存在的问题,特别关注由于学业压力、职业规划、人际关系等多重因素导致的情感困扰和情绪波动,可能引发肝郁证。文章从中医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比较肝郁证和现代医学的抑郁症模型,提出了中医治疗方法“疏肝解郁”可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具有积极作用。文章论述了肝郁证动物模型在行为学、HPA轴激活、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等方面与抑郁症模型的相似性,并且综述了现有研究通过现代科学手段验证了“疏肝解郁”中药复方(如柴胡疏肝散、四逆散、逍遥散)在改善肝郁证和抑郁症模型中的有效性,从分子水平和行为学特征等方面提供了科学支持。这为将中医治疗方法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服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Select
心身医学
胡雅伟,曹玉泉,殷军波
目的 探究艾司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社交恐惧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60例社交恐惧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30例。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口服阿普唑仑治疗的为阿普唑仑组。比较两组社交焦虑情绪评分、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情绪调节能力评分、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结果 用药2周、4周、8周、12周后,两组焦虑恐惧因子评分、回避因子评分、社交焦虑情绪总分及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情绪调节能力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阿普唑仑均可在社交恐惧症治疗中发挥一定作用,前者更具应用价值,可有效改善疾病症状、不良情绪、情绪调节能力,提高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
Select
经验交流
李婷
在青少年的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家庭是个人生活中最基本的单元,是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渗透性且必需的教育方式存在,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中具有重要且无可替代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个体的人格发展是按照一定的阶段或顺序依次进行的,从而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共划分为八个阶段,青少年成长对应的是前五个发展阶段,文章通过分析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以及前五个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社会心理任务,分别提出各阶段的家庭教育方式,旨在为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Select
论著 学术探索
李雪玉,吴雪婷,王思麒,等
目的 系统评价妇科癌症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妇科癌症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通过定性分析方法对所纳入文献的结果进行归纳和描述,提取与妇科癌症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共纳入24项研究,包含中文文献13篇,英文文献11篇,涉及37个影响因素。结论 将影响妇科癌症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的影响因素归纳为社会人口学因素、疾病相关因素、心理因素、疾病认知相关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6大类,其中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婚姻状况、职业、临床分期、治疗方式、焦虑状态、家庭环境是影响妇科癌症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的重要因素。未来可参考本研究对妇科癌症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开展干预性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支持性照顾模式,以满足妇科癌症患者的支持性照顾需求,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Select
心身医学
耿德泉,陈光华,田秀丽
目的 分析拉莫三嗪联合喹硫平治疗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22年2月~2023年6月本院精神科收治的10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通过随机数字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将喹硫平提供给对照组,拉莫三嗪联合喹硫平的方案提供给研究组,治疗前后分别对比两组的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与汉密尔顿抑郁量(HAMD)分值、认知功能,比较喹硫平应用剂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临床有效率。正态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BRMS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完成分类数、正确应对数、应答总数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获得临床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2.0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体现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喹硫平平均应用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拉莫三嗪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可以帮助其改善认知功能,保障患者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同时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Select
心育教学
陈玉姣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青少年的心智化水平和自我认同感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与已有研究对比,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启示。方法 2023年5月~6月在本校随机收取450名高一学生,用青少年自我反思功能量表和眼区读心任务共同测得被试的心智化水平,用自我认同感量表测得被试的自我认同感。对数据进行共同方差偏差检验、t 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 ①被试在眼区读心任务上存在性别特征上的差异(P<0.01)。②青少年自我反思功能与自我认同感呈现正相关(r=0.402,P<0.001);控制性别后,眼区读心任务成绩与自我反思功能呈正相关(r=0.108,P=0.032);与自我认同感没有相关(r=0.021,P=0.675)。结论 心智化水平与自我认同感的建立有关,但这种相关机制中不包含代表了社会知觉的心理推理能力。未来还需对心智化发展和自我认同发展之间的关系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
Select
论著 学术探索
聂傅山
目的 描述卒中肢体偏瘫患者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现状,并研究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式选择2023年9月~2024年2月江苏省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康复医学科100名卒中后发生肢体偏瘫患者的主要家庭照顾者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并且以一般资料情况调查表,Zarit照顾负担量表(ZBI)和预期性悲伤量表(AGS)为调查评分工具。结果 卒中肢体偏瘫患者主要照顾者的预期性悲伤量表总项目得分 65.00±6.10 分;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卒中肢体偏瘫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年龄大小、文化程度高低、家庭人均月收入的情况、照顾者负担程度大小、有无专业人员指导是家庭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影响因素。结论 卒中肢体偏瘫患者的主要照顾者普遍承受着中度水平的预期性悲伤。因此,医护人员在专注于患者心理关怀的同时,也不应忽视照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需积极探讨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干预并缓解照顾者的心理压力,进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Select
抑郁症
孙倩,郑晓燕,孔伶俐
目的 分析舍曲林联合碳酸锂对伴非自杀性自伤(NSSI)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80例伴NSSI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舍曲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碳酸锂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理状态、自伤行为、不良反应。计数资料以 x2 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与渥太华自我伤害调查表(OSI)评分相当(P>0.05);治疗后,观察组BDI评分为 9.21±1.02 分、SCARED评分为 13.35±1.24 分、OSI评分为 36.35±2.26 分,低于对照组的 11.42±1.53 分、20.41±1.59 分、48.21±2.69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12周后,两组组间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后的TESS评分分别为 2.20±0.38 分、2.35±0.49 分,均低于治疗2周后的 6.53±1.34 分、6.31±1.59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舍曲林联合碳酸锂能够减轻伴NSSI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减少其自伤行为,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Select
论著 学术探索
王小龙
目的 为了深入研究人们对算法决策的公平性感知,同时初步探讨产生算法偏见的内在机制。方法 采用Zo? Hobson等人对算法决策公平性感知的测量问卷,于2023年8月~9月在Credamo平台发布问卷,所有被试均知情同意并通过相关验证问题后,实验1收回有效问卷146份,实验2收回有效问卷204份,同时2个递进实验比较了是否存在潜在歧视情景下决策者与情景的效应及交互作用。结果 对算法歧视的拟人化引发了更少的公平性感知(实验1),反之,在不存在潜在歧视的算法决策中,算法拟人化无法调节人们对算法的公平感知(实验2)。结论 ①在存在潜在歧视的算法决策中,对算法的拟人化可以减少人们对算法的公平感知,从而促进算法公平;②在不存在潜在歧视的算法决策中,对算法的拟人化无法调节人们对算法的公平感知。
Select
论著 学术探索
郜超,岳玉川,吴冬梅,等
目的 系统评价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关于心理干预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2023年10月4日。采用 RevMan 5.3软件和stata 17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7篇研究,1341例患者。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心理干预组中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改善[MD=-3.37,95%CI(-4.04,-2.71),P<0.001],抑郁程度减轻[SMD=-1.70,95%CI(-2.21,-1.20),P<0.001],焦虑程度减轻[SMD=-1.76,95%CI(-2.46,-1.07),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干预可以改善不同程度睡眠障碍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P<0.001);多种类心理干预措施和心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均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评分(P<0.001)。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心理干预更有利于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负性情绪。这一结论需要更多设计严谨、方法学质量较高的研究进行验证。
Select
综 述
刘晓颖,李文闯,李亚姿,等
恐惧疾病进展(FoP)是慢性病患者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的疾病预后效果。恐惧疾病进展得分高的患者不仅对心理健康有害,对患者生理健康也无益处。国内外已有各类慢性病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就FoP概念、慢性病FoP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为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Select
调查研究
杨冠华,李晓燕,杜金英
目的 探究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2年8月~2023年8月某学校本科生进行随机调查,采用大学生就业压力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问卷、心理弹性等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250份,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经过调查分析,在1250名大学生中,有1143人(91.44%)处于低压力状态,有107人(8.56%)处于高压力状态;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大学生就业压力与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心理弹性及就业压力有关,差异显著(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学习成绩、人际关系以及心理弹性均为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压力,主要与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及心理弹性有关,因此,需要采用有效措施对大学生进行干预,帮助大学生减轻就业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其以更好状态应对就业压力。
Select
心育教学
李汝郎,吉琳,刘莎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大学生童年创伤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并综合分析社会支持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于2022年4~6月,采用简单方便取样,在广州某医科大学通过发放线上问卷形式获得调查资料,采用儿童创伤问卷(CTQ-SF)、一般焦虑量表(GAD-7)、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社会支持量表(PSSS)问卷,对2165名大学生进行研究调查,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①焦虑、抑郁总分与童年创伤皆呈显著正相关,与领悟支持呈显著负相关(P<0.05)。童年创伤、社会支持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P<0.05);②社会支持对童年创伤经历者的焦虑、抑郁起调节作用,良好的社会支持对童年创伤经历者的心理健康起正向作用;③高领悟社会支持对童年创伤和抑郁具有显著预测作用(β=0.219,P<0.05);低领悟社会支持对童年创伤与焦虑(β=-0.460,P<0.05)、抑郁(β=0.089,P<0.05)均存在显著预测作用。结论 童年创伤、社会支持皆是焦虑、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
Select
心身医学
姚燕春,黄凯,钱效萍
目的 探讨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应用喹硫平与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收录样本的时间范围控制在2020年6月~2023年6月,将上述时间段内常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n=86)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分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经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经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正态计量资料以 t 检验。结果 治疗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前组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对比无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里弗米德行为活动正常指数量表(RBAN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BANS评分得到提升,观察组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水平等均更低(P<0.05)。结论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而言,为其提供喹硫平与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抑郁情绪与躁狂程度,提高认知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Select
综 述
葛波,高鑫智,杨奇伟
为了探析国内网络正念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本文运用VOSViewer对4706篇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文献进行发文量、作者、关键词聚合可视化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领域热度高,高频关键词涉及抑郁、焦虑、心理健康、睡眠质量、乳腺癌等。据此推断,基于互联网的正念研究热度不减,且在心理弹性提升、失眠干预等领域存在显著研究价值与拓展空间,有望成为未来深化研究焦点。
Select
论著 学术探索
马桂云,胡立宏,赵蓓红
目的 展开女性体检人员妇科检查羞耻感与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以明确鼓励女性进行妇科检查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自2022年3月~2023年3月展开妇科检查的女性体检人员1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羞耻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社会支持对羞耻感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展开问卷调查评价后可得,女性体检人员妇科检查羞耻感得分为 70.13±11.39 分,细分维度得分中,内在羞耻感均分为 2.91±0.52 分,社会隔离均分为 2.87±0.43 分,社会排斥均分为 2.80±0.52 分,经济歧视均分为 2.45±0.48 分;年龄45~55岁、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下、未接受过妇科检查的女性体检人员妇科检查羞耻感得分较高(P<0.05);社会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均为女性体检人员妇科检查羞耻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在女性体检人员妇科检查中存在一定的羞耻感,与社会支持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当前可通过改善社会支持情况以减轻女性体检人员妇科检查的羞耻感,倡导更多女性开展妇科检查以保障自身健康,并促使其改善不当心态,提升生活质量,取得良好检查成效。
Select
心身医学
崔晓飞,侯晓冬,穆慧
目的 分析复发双相情感障碍(BD)抑郁发作患者接受安非他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方案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23年1月~2023年11月,选取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96例复发BD患者为本次研究样本,将上述研究样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不同治疗小组,对照组48人接受丙戊酸钠治疗,研究组48人接受安非他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经治疗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白细胞介素-6(IL-6)低于对照组,微小RNA-381-3p(miR-381-3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γ-氨基丁酸(GABA)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数据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低于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方案应用安全性评估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安非他酮联合丙戊酸钠应用于复发BD疾病治疗中,能够调节改善各项血清、甲状腺等生化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Select
综 述
马逸凡,杨楹
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抑郁症在这一时期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青少年的抑郁症处于动态发展之中,若不及时干预,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给患者个人及家庭都带来沉重的负担。到目前为止,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存在许多影响因素。本文分别从一般人口学因素、行为因素、家庭环境、同伴环境方面对青少年抑郁症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干预、治疗和预后以及未来的研究提供思路。
Select
论著 学术探索
赛雪莹,朱磊,杨子皞,等
目的 虽然学界已对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会引发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达成共识,但其内在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拟从应对方式出发,首次同时考察积极和消极两种应对方式在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和情绪和行为问题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研究采用儿童马基雅维利主义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长处和困难问卷对379名中学生进行调研。结果 ①马基雅维利主义与积极应对方式显著负相关(r=-0.193,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r=0.222,P<0.01)和情绪和行为问题(r=0.397,P<0.01)呈显著正相关。②两种应对方式在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和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问题中起并行中介作用: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负向预测积极应付方式,进而负向预测情绪和行为问题;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正向预测消极应对方式,进而正向预测情绪和行为问题。两个间接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11.74%和14.71%。结论 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通过两种应对方式(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的并行中介效应影响个体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本研究结论有助于了解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倾向诱发情绪和行为问题产生的内在机制,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
Select
综 述
罗瑞华,赵启
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下,工作不安全感成为职业健康心理学及组织行为学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然而关于工作不安全感的研究中,技术变革作为一种前因变量存在诸多争议。科技是一种提升效率的工具和资源,同时也对工作者带来了新的要求,员工在面对技术变革时,在将其视作资源或要求方面存在差异,不同的应对策略会带来不同的视角。本研究探究技术变革对工作不安全感的影响机制,并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建立理论架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推进工作不安全感的前因研究,为企业如何减少企业员工的工作不安全感提供对策和建议。
Select
心育教学
白雷蕾,张毅,王晨
目的 基于挫折ABC理论调查“躺平”现象下大学生的挫折观,以及挫折教育现状。方法 2023年10~12月,采用混合研究,对随机选取的13名学生进行访谈,通过Nvivo进行访谈后文字编码并分析。通过发放量表调查930名学生的躺平观念和抗挫折能力,并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770名(82.80%)大学生认为“躺平”现象占少数,面对挫折,557名(59.89%)学生选择迎难而上积极解决,认为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挫折教育至关重要的学生有724名(77.85%)。抗挫折能力(r=-0.092,P<0.01)和子维度人际交往能力(r=-0.052,P<0.01)、问题解决能力(r=-0.117,P<0.01)、寻求支持能力(r=-0.124,P<0.01)均与躺平呈显著负相关,而除自我疏导能力子维度外,其他子维度均可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增强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至关重要,尤其是人际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寻求支持能力和压力承受能力的增强能有效减少“躺平”现象的发生。
Select
论著 学术探索
孙友全,门辉华
目的 探讨全民养宠背景下青少年及成年早期宠物依恋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考察共情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及自恋的调节作用。方法 通过线上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对饲养宠物的青少年与成年早期人群363人进行调查,主要采用宠物依恋量表(LAPS)、13条目自恋人格量表(NPI-13)、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以及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PTM)。采用 PROCESS宏程序中的模型4检验共情的中介作用,采用模型5检验自恋的调节作用。结果 ①宠物依恋与共情、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r=0.430、0.420,P<0.01),共情与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r=0.527,P<0.01),自恋与宠物依恋显著正相关(r=0.125,P<0.05),与共情显著正相关(r=0.123,P<0.05);②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宠物依恋对亲社会行为的直接效应显著,直接效应值为0.262,共情在宠物依恋与亲社会行为间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值为0.202,中介效应占比43.53%;③调节效应模型分析显示,交互项“宠物依恋×自恋”能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β=0.177,P<0.01),即自恋在宠物依恋与亲社会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结论 相关结果对青少年与成年早期养宠人尤其是自恋人群的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与提升具有参考价值。
Select
心理教育
黄传昊,郭修凤,吴仰祺,等
目的 为了探究青年大学生“躺平”行为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2023年4月~2023年6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378名大学生采用综合幸福感问卷和“躺平”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躺平”行为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42(P<0.01)和-0.258(P<0.01),“躺平”行为中的“逃避”躺平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41(P<0.01)和-0.353(P<0.01),“躺平”行为中的“觉醒”躺平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56(P<0.01)和0.013(P>0.05)。结论 “躺平”行为整体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躺平”中的两个子维度(“逃避”躺平和“觉醒”躺平)对二类幸福感的预测略有差异,其中“逃避”躺平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觉醒”躺平对主观幸福感不存在预测作用,对心理幸福感有正向预测作用。
Select
心育教学
袁孟琪,毛惠梨,张静,等
目的 探讨大学生就业焦虑和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及自我概念和自我批评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于2021年6月~10月,通过社会支持量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大学生择业焦虑量表对20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会支持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就业焦虑,客观支持可以分别通过自我概念和自我批评的中介作用影响就业焦虑。自我概念和自我批评在客观支持和大学生就业焦虑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客观支持既可以直接预测大学生就业焦虑,也可以通过自我概念、自我批评独立中介作用以及二者的平行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其就业焦虑。
Select
综 述
徐安妮,赵然,何肖依
心理聊天机器人的出现已引起社会与学术领域的广泛关注。以往综述重点从整体视角出发,较少从临床咨询流派的视角对心理聊天机器人进行研究。本文通过讨论认知行为疗法(CBT)取向心理聊天机器人的应用现状、常用效果检验指标,希望加深对目前整体心理聊天机器人现状的理解。此外,依据人工智能基本原则框架,对聊天机器人的伦理和潜在风险进行了归纳,并对未来的发展与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Select
心育教学
佀建锋,王堡蓉,寇延,等
目的 本研究通过实证干预研究绘画疗法团体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干预效果,旨在提出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 通过招募选取西安某高校人际交往能力中等偏下的30名大学生,配对后随机分为三组:绘画团体组、普通团体组和对照组,其中绘画团体组和普通团体组为干预组,每周接受一次团体辅导(90 min),连续6次,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三组被试在干预前后运用人际交往能力评估问卷进行测量。结果 组间比较显示,后测中,绘画团体组和普通团体组在主动交往、自我表露、情感支持和总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个干预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组内比较显示,干预后绘画团体组在主动交往、适当拒绝、自我表露和总分上有显著提升(P<0.01),普通团体组在主动交往、自我表露有显著提升(P<0.05),而对照组没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 绘画疗法团体辅导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Select
心育教学
孙扬雪,田文雯,杨志强,等
目的 这项研究旨在调查昆明市幼儿教师的教学正念、自我效能感和职业倦怠的现状,来探讨幼儿教师的教学正念对其职业倦怠的影响,以及自我效能感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于2023年10月,使用幼儿教师教学正念量表,幼儿教师自我效能感量表,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在昆明市9所幼儿园中通过方便取样的方法对幼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获得572份有效数据,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以及中介模型检验。结果 ①相关分析显示,幼儿教师教学正念与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而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与上述变量之间存在两两负相关关系。②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教学正念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的职业倦怠,还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职业倦怠。结论 在幼儿教师群体中,教学正念与自我效能感正相关,且都与教师职业倦怠负相关,自我效能感在教学正念和职业倦怠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Select
综 述
吴连宁,刘玮玮,李娇娇,等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积极行为。人们在对他人的亲社会行为进行道德判断的过程中会受到行为动机的影响,对存在利己动机的亲社会行为的道德判断会降低。而亲社会行为的利己动机可进一步划分为物质性利己动机、声誉性利己动机和情绪性利己动机,但是已有的文献并未系统性地阐述物质性、声誉性和情绪性亲社会行为的道德判断的差别。这一关键问题对于理解和促进亲社会行为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系统回顾了以往的实证研究发现,相对于情绪性利己动机,人们会对前两种动机下的亲社会行为的道德判断更为苛刻。未来研究应关注情绪性利己动机对亲社会行为道德判断的复杂影响,并深入考察情绪性利己动机感知和理解的发展性研究。
Select
综 述
鲁子帆,曾昱
青少年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已成为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校园欺凌与非自杀性自伤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本文分析了校园欺凌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并从欺凌防治、同伴关系、情绪调节、社会支持、求助渠道五个方面提出了干预建议。
相关知识
《中国宠物》2021.11月刊
《中国宠物》2020.8月刊宠物食品报刊
为什么养宠物?《好奇号》2024年6月刊导读
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综合模型
旅行家9月刊|宠物旅行 正当时
旅行家9月刊 | 宠物旅行 正当时
投票|快来pick你心中的优秀摄影作品(附2021年度“中研”摄影比赛4月刊投票结果)
在线积极心理干预策略及其应用研究(综述)
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美国《大西洋月刊》:养宠物对人的健康有好处吗?
网址: 心理月刊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30395.html
上一篇: 夜晚心情说说 |
下一篇: 失去宠物就像失去家人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