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解密幼儿攻击性行为

解密幼儿攻击性行为

来!跟我一起点上面的"大陉网"

攻击性行为是人类的天性吗?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会有攻击性行为?

遇到这些棘手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做?

什么是幼儿攻击性行为?

当宝宝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这个小朋友就会出现进攻、侵犯、或者语言上的攻击、侵犯的行为。

大量儿童心理研究表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和儿童间的各种冲突早在两岁之前就已经出现,并且在0~6岁之间迅速增加;我国学者研究认为,学龄前的儿童攻击性行为出现比例约为11%,男宝宝的攻击性强度明显高于女宝宝,而且4~5岁的学龄前儿童是攻击性行为的高发年龄,在此之后逐渐减少。

攻击性行为不仅仅局限于打人

孩子稍有不如意,就展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如哭、闹、摔扔东西、大声叫嚷、各种对于物体的施暴、打自己的家人、侵犯他人财物都是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敌意性攻击:直接以人为指向,以打击、伤害别人身心为目的的伤害行为。在婴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当中,工具性的攻击性行为占大多数。

什么原因引起的宝宝攻击性行为?

1.主动性攻击:行为者在没有受到别人刺激的情况下去打人的行为,如抢别人东西,欺负别人,控制同伴等。

2.反应性攻击:受他人欺负后而做出的攻击性行为。

按照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形式划分:

1. 身体攻击:打、踢别人

2. 言语攻击:口头形式的大声喊叫、辱骂、嘲笑、给他人起外号等

3. 间接攻击:A对B说不要和C一起玩

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心理学冷知识 —— 路西法效应

路西法

实验中,通过专门测试挑选了征募来的受试者,即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这些人被随机分为狱卒和犯人两组,接着被置身于模拟的监狱环境。实验一开始,受试者便强烈感受到角色规范的影响,努力去扮演既定的角色。到了第六天,情况演变得过度逼真,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已经变成残暴不仁的狱卒和心理崩溃的犯人,一套制服一个身份,就轻易让一个人性情大变,原定两周的实验不得不宣告终止。

路西法效应实验证明——在某些特定的社会情境下,人都会做出丑恶的暴行。

那么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到底都有哪些因素呢?

1. 生物因素

2. 遗传因素

3. 家庭因素——后天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最重要)

图片为“亲亲宝贝早教中心”实景拍摄。

想了解更多育儿知识,欢迎大家加入亲亲宝贝早教中心,这里有专业的育儿专家为您指导。

地址:城外307国道路东(侯氏火锅旁)

电话:82030168

往期精彩回顾

(此广告位招商)

关注大陉网(原井陉网)

古县文化,本地资讯

新闻话题,商务合作!

新闻热线:82030777

地址:微矿路孵化园406室

投稿:daxingwang01@126.com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解密幼儿攻击性行为
幼儿攻击性行为指导策略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引导方法
如何应对幼儿攻击性行为.docx
浅述如何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doc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应对策略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方法有哪些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案例分析与处理策略.doc
幼儿破坏性行为成因及对策.doc
中学课余训练队员攻击性行为研究

网址: 解密幼儿攻击性行为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63454.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宝宝攻击行为
下一篇: 大脑里的武器库:浙江大学团队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