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教师资格考试中还是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心理学的联接主义学习理论都是随处可见。但是,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对众多考生来说却是一个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今天中公教育李芳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教育心理学“奇特动物园”,玩转联结主义学习理论,一起来见识斯金纳的“白鼠”。
一、斯金纳的经典实验
斯金纳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实验,是在他设计的一种动物实验仪器即著名的斯金纳箱中进行的。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
二、基本规律
1.强化
强化有正强化与负强化之分。
(1)正强化: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良好行为出现的概率。
名师点睛:小明上课认真听讲,老师表扬他,他以后更加认真听讲了。
(2)负强化:主要是让孩子摆脱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良好行为出现的概率。
名师点睛:小强由于之前不守纪律受到处分,这段时间他表现良好,老师撤消了对他的处分,他以后继续表现良好。
2.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回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名师点睛:两者区分点在于厌恶刺激是否出现。
厌恶刺激已经出现,做出行为是逃避条件作用,如小华看到下暴雨就不出门了。
厌恶刺激还未出现但是即将出现,做出行为是回避条件作用,如小华听到天气预报说会下暴雨就不出门了。
3.消退
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
名师点睛:小强上课不守纪律是为了获得老师的关注,但他不守纪律老师不再关注他时,他不守纪律的行为减少了。
4.惩罚
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
名师点睛:小明上课讲话,老师对他进行了批评,小明以后不再讲话了。
三、试题在线
1.儿童刚表现改进错误的行为,家长便取消他看动画片的禁令,孩子随后表现出更多的改进错误的行为。这种取消厌恶刺激,从而使某一行为反应概率增加的过程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2..当一个不认真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认真的学习行为时,老师即撤销对他的批评。老师的这一做法属于( )。
A.消退 B.惩罚 C.负强化 D.正强化
3. 乘坐校车时,系好安全带就可以中止刺耳的提示噪音,这种强化属( )。
A.消退 B.惩罚 C.负强化 D.正强化
【答案】1-3 B C C
中公教育李芳解析
相关知识
走进“奇特动物园”——教育心理学必备考点之斯金纳的“白鼠”
常考教育心理学实验:斯金纳“白鼠实验”
走进“奇特动物园”——教育心理学考点之斯金纳的“白鼠”
教育心理学实验:斯金纳“白鼠实验”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斯金纳的强化与惩罚
斯金纳箱
斯金纳的学习理论
心理学入门之十三(1)—斯金纳的“迷信”鸽子
巴普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苛勒的猩猩,斯金纳的白鼠
教育心理学:桑代克的“饿猫”
网址: 走进“奇特动物园”——教育心理学必备考点之斯金纳的“白鼠”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95493.html
上一篇: 实验动物 豚鼠 |
下一篇: 每天一分钟 走进心理学(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