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张祖建(ZuJian Zhang)先生是傅雷翻译奖创办十年来唯一一位连续两次获奖者,现任美国北加州莱尼学院终身教授兼外语系主任,2018年受邀加入傅雷翻译奖评委会。张祖建先生的求学之路充满了艰辛和传奇,1984年他从北大法语系硕士毕业;1986年他赴美攻读博士学位;30多年来,他辗转学习于美国四个州和法国巴黎之间的多所大学。虽然常年习用外语(英语和法语),但他心里一直挂念着故土,30年如一日分秒必争地利用一切业余时间从事翻译工作,将海外优秀著作/文献翻译成中文,明志报国。
2009年,在推动法语图书向中文翻译的傅雷翻译出版奖设立伊始,他就凭借翻译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的《面具之道》获得首届傅雷奖社科类奖项;时隔八年,2017年他再获殊荣,这一次他翻译了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作品《世界的苦难:布尔迪厄的社会调查》。张祖建也因此成为首位两度荣获傅雷翻译出版奖的译者。
钢铁工人蜕变翻译家
从北京30年到美国30年;从中学毕业,到攻读美国博士学位,从事教育工作。一路高歌勇进,你一定想不到的他在成为教师和翻译家之前的另一段钢铁工人的经历。张祖建先生说:“首钢集团是我们这代人特有的经历,在70年代他从初中毕业就进入首钢,在那里工作了8年”在70年代的中国是他们那代人不可磨灭的记忆。
8年工人经历让他日后在治学、教学和翻译中收益最多的就是不怕吃苦。“我从17岁当工人,当到25岁,正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形成的时候。我们这一辈人都是这样,有兴趣就做,没有想太多。”
机缘巧合翻译家
张祖建先生20年前开始从事翻译工作,机缘巧合之下他受以前北大同事的邀约参加一个翻译项目,而他自身一直对法国的语言学,哲学,社会学学者的理论工作充满浓厚的兴趣,并且一直以来他保持这种兴趣,在教授学生的同时增加阅读。接到这份邀约之后他有兴趣将法国学者的思想传递给中国读者。中国的读者开朗的性格和对社会科学领域的钻研也让他欣然接受了这个翻译项目。他的第一部中译作品就是一名法国语言学家Claude Hagege的著作。从那时候起(1999年)张祖建先生就对翻译充满了热情——“上瘾了”。
“无心插柳柳成荫”
张祖建先生是傅雷翻译奖创办十年来唯一一位连续两次获奖者,他自己却是一个非常谦逊的人。从来没要求什么。他受各大出版社的邀请翻译作品;他从不要求出版社把他的译作推荐给傅雷翻译奖的评委。成为两次傅雷翻译出版奖获得者也是在进入前十名的时候才被通知。
翻译的灵魂
翻译最大的灵魂:忠于原文。而需要达到合格的翻译作品必须要掌握好语言,正确的理解,领悟作者的思想,才不会传递错误的信息,继而不会误导读者。这是一个连锁反应。要做到这一点,翻译者必须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和翻译的思维,有时查找字典理解作者所处那个年代时这个单词语句的特定用法中的含义,对原文有全面理解之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去做翻译。
一部好的翻译作品也是这样:对原文有着精当、广泛、深入的理解;勤奋和努力是每一份工作必不可少的,加之有“坐冷板凳”的心性,专注于一件事,保持热情,好的作品才会应运而生。
“不想丢掉中文”
采访中张祖建先生说:他选择翻译这么多著作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不想丢掉中文”。生活在国外,记忆最深的还是自己的根,张祖建先生生于北京辗转在非中文的语言世界生活了32年,他精通英语、法语,中文,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一部部海外优秀作品输送带中国。这是一位海外文化工作者的浓浓的中国情。
结语
张祖建受邀回国担任第十届傅雷奖特邀评委,在颁奖仪式上他用“甘苦自知”简单几字表达他二十年来从事翻译的心路历程。在他看来,做好的译者最重要的是有热情和好奇心,不能懒惰,要勤于查考。以开放的姿态丰富自己。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张祖仁:想为鸟类标本安个新家
《[宠物100—观赏鸟].张词祖.张斌.扫描版》.pdf
【专访】张建:揭秘健美健体比基尼比赛的评判标准!
“ 摄影师”的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实现中国宠物用化学药零突破后,欧博方未来打算怎么走?
谍战剧《孤舟》,男女主成败笔,全靠张颂文、张丰毅撑了起来!
接受中国爱宠宠物网专家访谈
洛克王国6月1日更新 欢庆儿童节 赢得胜利之星领舜舜
5000次尝试拍出大奖 盘点震撼人心的动物摄影作品
【2024利兹在中国访谈】利兹首位女冠军索菲亚·古利亚克
网址: 张祖建:钢铁工人到翻译家的中国情怀 |饶舜英语访谈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98243.html
上一篇: 海南省博物馆文创系列访谈——琼剧 |
下一篇: 世界技能大赛获奖者是如何培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