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世界技能大赛获奖者是如何培养的? ——基于对选手和教练访谈的分析归纳

世界技能大赛获奖者是如何培养的? ——基于对选手和教练访谈的分析归纳

世界技能大赛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职业技能竞赛,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世界顶尖的高技能人才。

那么,我国的世界技能大赛获奖者是如何培养的?这一问题可进一步聚焦为——获奖者进入培训之前已有基础是怎样的?培养环节是如何设计和开展的?培养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支持要素和保障条件?

通过对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和教练的访谈,分析归纳出获奖者技能训练构成,找出其中的关键要素,勾画获奖者培养过程。

一、获奖者的训练构成

不同获奖者的训练过程必然有所不同,但可从中寻其共性。不同赛项由各自的教练专家根据专业特点来设计训练方案,其训练阶段的分类、命名方式会有不同。本文根据不同阶段的内容和目的侧重,将训练归纳为基础性训练、规范性训练、适应性训练和针对性训练。

01基础性训练

基础性训练是技能训练的基石,包括基础知识训练和基础技能训练,旨在熟练掌握各项技能,提升基础能力,为完成各类操作任务打下基石。基础性训练是选手训练的起点,也贯穿整个训练过程。

02规范性训练

在基础性训练进行到一定阶段后,需要对选手进行规范性训练。对于世赛选手来说,要熟悉行业规范,严格按照世赛标准展现高超技能,例如工作流程、卫生安全、环境整治等规范。

03适应性训练

如果说规范性训练要求选手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技能操作,那么适应性训练则是要求选手打破既有的、传统的框架,灵活变通自己的实践模式,是选手技能的再一次强化。

04针对性训练

针对性训练是指针对本届世赛而进行的应试训练。在正式比赛前一个月左右,世赛会公布比赛的方向、内容、设备、场地、评分标准等。技能训练要有重点、集中地根据公布的范围训练,查漏补缺,进行一些模拟测试。

二、获奖者培养过程中的关键要素

01个人要素

“个人要素”可分为“智力”“动机”和“能动性”3 个主题范畴。世赛选手是整个培养过程中的主体,其个人要素影响着整个训练过程和技能成就。选手个体进入培养体系前有着不同的个人背景,具有优秀个人品质的选手能够在层层筛选中留下来。个人品质促进了选手技能形成与发展,又在技能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固和提升。

02人际要素

“人际要素”可分为“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2个主题范畴。获奖者在社会中生存,必然在社会中学习技能,与某些群体构建起社会人际关系。教练与其他选手的发展影响着获奖者的发展,与获奖者共同组成技能共同体。他们对选手的影响在与其互动的过程中产生,与互动方式和在互动中建立的人际关系有关。

03组织要素

“组织要素”可分为“学校平台”“行业企业”和“基地组织”3个主题范畴。技能不仅存在于选手个体中,也储存在组织和组织之间的协作关系中。在培养世赛选手整个过程中,学校、企业、基地从外界源源不断地输入需要的资源,以保障世赛选手培养的顺利进行。

三、总结与启示

01世界技能大赛获奖者“一体三要素”培养模型构建

本研究基于对原始资料的意义解释构建技能竞赛赛获奖者培养模型。

该模型综合借鉴了阿斯汀的“IEO模型”和帕斯卡雷拉的“整体变化评定模型”。在这一模型中,“产出”或者“学习成果”是明确的,即在竞赛中获奖。

“投入”或“个人背景和特征、努力质量”归纳为个人背景,“环境”“院校环境、院校结构和组织特性、社会性人际互动”分别归纳为“组织保障”“人际互动”;“训练体系”更多的是以技能形成过程理论为基础。

模型的各个部分以技能形成为主线相互贯通,技能形成实现了在个体学习、群体学习和组织学习之间的相互转换。

选手在群体和组织中拓宽了个体学习的技能获取情境,同时其技能向群体和组织溢出;而群体和组织吸纳不同个体的技能优势,经过内部的处理、完善和整合,从而实现技能形成。两者循环交互、相互促进。

02研究启示

(1)健全训练体系,强化选手能力

在竞技比赛中,“木桶理论”和“积木模型”常常用来指导竞技选手能力的培养。前者强调选手的总体竞技能力取决于各项能力中最弱的一项能力,认为选手应当全面协调发展,消除短板;后者则认为选手某方面能力的缺陷,可由其他强大的能力给予一定的补充。

(2)把控选手选拔,加强选手引导

在分析中可以发现,大部分教练提到选拔选手的重要性,选手的个人因素决定着在一定时间内他可以达到的技能高度。

首先,需要把控选手选拔,不仅要关注其固有技能水平,还要更深入探索其侧重的智能类型,使其在擅长的领域发展。

其次,要重视非技能水平在技能形成与发展中的影响,特别是对技能的兴趣程度、抱负与信念、意志力、心理素质等。

(3)加强人际互动,提高社会资本

以比赛项目为核心,选手和教练们自然形成一个“小群体”,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团队的契合度非常重要,一个和谐的群体关系能够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因此,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是重点,包括技能与非技能方面的互动。还需要加强选手与“大群体”成员的互动,提高社会资本,促进技能提升。

(4)推进三方合作,增强协作能力

选手培养主要由学校、企业和基地三方共同推进,而由于利益群体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差异,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壁垒,人才流动、资源流通、信息沟通不畅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某一方或者两方的作用就被弱化了,因此要推进校、企、基地之间的合作,达到“1+1+1>3”的作用。

世界技能大赛对接真实的工作场景,学校在选手培养时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一方面能有效利用企业的材料、设备、师资等资源;另一方面能够使选手体验真实的工作场景,学习行业规范,提升职业素养。

企业要积极参与选手培养,扩大企业影响力,提升企业人力资本。世赛基地是政府领导下的一个多方合作平台,专门负责选手的培养。学校与企业要积极加入基地的建设中,实现互利共赢。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版权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知识

世界技能大赛获奖者的成才故事
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登台分享,优秀技能人才先进事迹报告会催人奋进
世界技能大赛竞赛规则解读.PPT
“令人心动的大赛” 获奖者经验分享会
索尼世界摄影大赛
公司各单位组织召开劳动技能大赛经验总结交流会
成长 = 经验+反思——记第五届教师技能大赛选手与导师交流总结会
机器人竞赛分享:获奖选手聊经验,我们是如何拿到一等奖的
IBPSA宠物护理业务卓越奖(IBBYs) 2023年获奖者揭晓
2012年CKU首届宠物创意美容大赛

网址: 世界技能大赛获奖者是如何培养的? ——基于对选手和教练访谈的分析归纳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98242.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张祖建:钢铁工人到翻译家的中国情
下一篇: 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