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案例分析︱心理学:想象

案例分析︱心理学:想象

▲ 点击 蓝字关注,后台回复 礼包获取 招教干货

第二部分 心理学案例分析

常考知识点

专题三想象

本专题的案例分析题中,考查的重点会偏向创造想象以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等内容。

案例举例

班会上,有同学说:“《西游记》里孙悟空的‘顺风耳’就是现在的无线通信技术;

‘千里眼’就是现在的天文望远镜;‘筋斗云’就是现在各式各样的飞行器。”

有同学说:“《海底两万里》中在海底行走的船就是现在的潜艇,古人的想象力真丰富!”

有同学说:“我们现在想到的某种物体或者某种可能性,现在看还只是幻想,几百年后说不定就变成现实了。”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所以我们现在要大胆地想象,哪怕是幻想。”

有同学说:“想象固然与大胆敢想有关,但不能没有知识的积累。”

问题分析

(1)什么是幻想?幻想与创造性活动有什么关系?

(2)什么是创造想象,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

答案

(1)①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

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与一般的创造想象相比具有下述两个特征:

第一,幻想体现了个人的愿望,是向往的形象。

第二,幻想常是创造性活动的准备阶段。幻想虽然是有目的的,但不像一般的创造想象那样需要付出艰苦的精神劳动。

幻想不指向于当前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创造,而是指向未来,代表个体的愿望,故常常又是创造性活动的准备阶段。

(2)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有:

①强烈的创造愿望;

②丰富的表象储备;

③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④原型启发;

⑤积极的思维活动;

⑥灵感的作用。

此外,创造性思维能力、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丰富的情绪生活、正确的理想和世界观也是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3)学生创造想象的培养:

①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③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④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想象是在言语的调节下进行的,并通过语言来表现的,

因此,言语的发展与想象的发展关系密切。

只有言语的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学生的想象才可能从形象水平提高到符号水平,使想象变得更加广阔、深刻,更加概括且富有逻辑性。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用丰富、优美、清晰、生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事物,这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想象力,更为他们做出榜样,使他们学会如何使用言语来表现想象。

这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⑤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培养学生大胆幻想和善于幻想的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对学生的幻想不应讽刺、讥笑,应该珍视、鼓励、引导,帮助他们把幻想转变成理想,把幻想同创造想象结合起来。

学完记得 打卡点在看哟

别忘了分享给一起学习的小伙伴~

*如果你对当地考情有任何疑问,或者备考过程中遇到了问题,都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喔~

温馨提醒

● 扫码 进行在线咨询

更多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更多备考福利

案例分析︱心理学:记忆 2021-06-19

案例分析︱心理学:感知觉 2021-06-18

案例分析︱教育学:个别教育工作 2021-06-17

回复 1分获取 870min考编课程

回复 笔试获取招教考点干货汇总

回复 面试获取各面试形式备考指导

回复 视频获取知识点讲解视频

回复 咨询召唤专业老师为你答疑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案例分析︱心理学:想象
案例分析︱心理学:意志
心理学案例分析报告(42篇)
案例分析︱心理学:需要
心理学案例分析论文(写作参考10篇),心理学论文
【案例分析】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
【案例分析】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
【案例分析】教育心理学:学习策略
【案例分析】教育心理学: 认知发展理论
【案例分析】教育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化

网址: 案例分析︱心理学:想象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03749.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案例分析】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
下一篇: 原创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