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金玉雍容,巧翠华贵。
点翠,英文也称为:Kingfisher feather art.
点翠工艺是中国一项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
它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种,
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
点翠和花丝镶嵌是世界珠宝史上永远不可复制的传奇。它们属于中国,被珍藏在海峡两岸故宫的宝库中,早在千年以前便已成为皇室掌上明珠的天工奇巧。这些在历史车轮中逐渐被遗忘的技艺,被台湾和大陆的工艺大师们赋予了全新的生命。
这几年来,台湾珠宝设计师将点翠与彩色宝石混合镶嵌,在大陆珠宝界频频现身,吸引了众多珠宝爱好者。而花丝镶嵌,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份皇家技艺正在走上复兴之路。本次高雄国际珠宝展,上海佩兰珠宝带着“花丝镶嵌”渡过海峡,希望它和点翠“姐妹”重逢,结合台湾矿产的珊瑚、蓝玉髓、台湾玉,促进二项传奇技艺再次携手合作。
点翠,用生命谱写珠宝工艺
从取材角度来定义,因点翠装饰工艺以翠鸟羽毛为主要材料,故名点翠。翠,即翠鸟的羽毛。翠羽,由于折光缘故,翠色欲滴、闪闪发亮,绮丽夺目的羽毛因此而美名远播。
从工艺角度来说,点翠工艺结合了我国传统的金属工艺及羽毛工艺,顾名思义,点翠就是用翠鸟的羽毛来装饰金银饰品的一种工艺。先用金、银、铜或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托,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羽毛随形状剪切后粘贴在金属托上,以制成形态各异的首饰器物,美轮美奂,对比鲜明绚丽。
尽管点翠只作为我国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之一,也仅仅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种,但是对金银饰品进行点缀的华美程度令人惊叹不已。
用点翠工艺完成的首饰,光泽好,色彩艳丽,并且永不褪色。这种羽毛点缀工艺,装饰技术最早见于汉朝,而在明清则广为流行,不断发展并提高,乾隆时期到达顶峰。
自古帝后的服装配饰、凤冠等,就采用翠鸟鸟羽作为装饰,经历漫长岁月仍是光泽如新,鲜艳闪亮。
这项明清时期流行的宫廷首饰制造工艺,经过台湾珠宝设计师们的再次创新,将西方和东方的珠宝风格融合,让点翠这项古老的技艺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花丝镶嵌,繁复精伦的皇家绝艺
花丝镶嵌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又被称作细金工艺,是将金、银、铜等抽成细丝,以堆垒编织等技法制成。镶嵌则是把金银薄片打成器皿,然后錾出图案,或用锼弓锼出图案,并镶嵌宝石而成。
我国的花丝镶嵌工艺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雏形,在明代已达到高超的艺术水平。明代北京银作局制作的金冠、凤冠和各种首饰,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明代艺人可以用极细的金丝编织金饰,表面没有任何接头痕迹,空隙均匀,甚至薄如轻纱。
到了清代,花丝镶嵌工艺进一步发展,分工更细,逐步走向专业化生产。全行业分为实作、镶嵌、錾作、攒作、烧蓝、点翠、包金、镀作、拔丝、串珠等11个专业。清代宫廷的金银工艺风格与明代不同,更加精细,装饰亦更加繁琐复杂,名品不断涌现,如今很多都成为国宝奇珍。故宫珠宝馆陈列的金瓯永固杯、银六方盆金桃树盆景、金嵌珠宝朝冠顶、“金枝玉叶”大盆景、“点翠花鸟”大挂屏、银质烧蓝“鹤鹿同春”等,均是这一时期的工艺精品。
2008年,既国务院将“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正式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之后,工艺师们陆续回归花丝镶嵌行业,致力于花丝镶嵌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让这一具有悠久历史和中国特色的宫廷工艺经典,重获生命力,相信这项传统工艺与现代商业模式相结合、与国际流行元素相融汇,这项古老的工艺势必走向复兴之路。
转自:艺见
————————————————————
2 我们意在分享学习和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谈艺】有一种美,叫民间大于宫廷
唐代的宫廷宠物是从何而来的?唐代是如何管理宠物的?
谈民间救援组织发展现状和特点
上美宠艺宠物培训加盟
有一种治愈系宠物叫迷你博美,看到它的时候心都被萌化了
博山民间表演艺术初探
看长安十二时辰,唐朝有哪些宠物,来源于哪?民间饲养,领邦朝贡
探索唐代宫廷宠物的三大来源,宫廷宠物有哪些种类?
黄有光:动物是痛苦多还是快乐多?福祉生物学续谈
谈蝈蝈的玩赏品种挑选及喂养
网址: 【谈艺】有一种美,叫民间大于宫廷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14525.html
上一篇: 吴越地区的神鸟崇拜信仰:三足罗平 |
下一篇: 看完Doutor的东京咖啡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