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维多利亚晚期,英国矿工和金丝雀之间的关系

维多利亚晚期,英国矿工和金丝雀之间的关系

前言

矿工眼中的矿用金丝雀。依据科学家的建议,当被困井下或受伤的矿工需要地面救援人员的帮助时,训练有素的救援队会在救援行动中使用金丝雀。

救援者将金丝雀装在小笼子里,在进入矿井的时候不时停下来检查金丝雀的活动状况,以确保他们可以继续深入而不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经历过矿难的矿工的证词表明,金丝雀的确具备超强的感知和预警风险的能力。

1901年2月,在苏格兰东海岸的法夫矿发生了一场灾难。矿井深处的工人被突然释放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困住,一批志愿者深入矿井紧急救援。最终,有毒空气造成7人死亡,多人不同程度地受伤,其中大多数受害者是救援志愿者。

阿奇博尔德·拉姆齐是第二批救援队的幸存者之一。他在接受采访时,一方面强调了为井下潜在的危险做好准备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描述了其团队是如何避开有毒气体并顺利找到所有受害者的,“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煤矿经理罗文先生的远见,他采取了预防措施,让金丝雀和救援队在一起,这给了救援人员及时的预警”。

另一名救援人员在事故调查中也表示:“这种远见可能会挽救那些不太敏锐的救援人员的生命,如果第一批救援志愿者博雷尔和内史密斯携带了金丝雀,定能及时感知到危险并迅速撤离。”矿工们的证词表明,在当时的救援行动中,救援人员非常依赖金丝雀,这种鸟类有助于矿工更好、更安全地履行职责。

值得注意的是,拉姆齐还提到了矿工和金丝雀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金丝雀不是随时用来牺牲的工具,而是受到重视的生命。他说:“在这次危险的救援行动中,笼子里的金丝雀一再从栖木上掉下来……当然,当这些鸟被带回到新鲜空气中时,它们又活了过来。”

就像中毒的矿工一样,遭受有毒气体袭击的金丝雀也被小心翼翼地抬到地面上来,让它们“复活”并妥善地安置。在阴暗、潮湿、危险的矿井里,矿工和金丝雀相互依存、拯救彼此,无论是矿工,还是金丝雀,他们的生命都是有意义的,都值得被尊重和拯救。

为确保金丝雀不会因吸入危险的气体而死亡,矿工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矿工在讲述救援行动时一再提到,救援人员如何紧急处理一氧化碳中毒的金丝雀,如把中毒的金丝雀放在一个特别设计的复苏装置中。

一旦金丝雀晕倒“,矿工就会把它从笼子里拿出来,轻轻地放进一个装有氧气收纳器的盒子里。通过按钮打开氧气,几分钟后这只鸟就像以往一样活泼”。然而,并不是所有煤矿都能负担得起鸟类复苏装置的费用。

在这种情况下,矿工反复强调,应立即将生命垂危的金丝雀移出矿井并使其“复活”。1911年的一篇文章描述了兰开夏郡的比勒陀利亚煤矿救援队救治金丝雀的经过。“金丝雀被及时地转移到后方,没有发生窒息。”

在自给式呼吸装置被发明和应用之前,一氧化碳中毒的矿工必须要被运送到地表,然后才能获得氧气。相较而言,金丝雀更轻巧、便于移动,更易得到及时地救治。救援人员如此“人道”地对待金丝雀,一定程度上表明,金丝雀的生命也是很宝贵的。

在称谓上,矿工也表达出了对于金丝雀的敬意,如称金丝雀为“伙伴”“同事”,甚至是“同伴”,用“他”或“她”来代替通常物化的“它”。矿工认为,不同的金丝雀拥有不同的性情,甚至具有某种主观能动性。

一位矿工对记者说,他的煤矿里有一只特别“有成就”的金丝雀,“他被选为救援队的最佳成员,他的成就使他成为援救队伍中一个永久的和最有价值的成员”。从参与救援行动的矿工们提供的各种证词来看,金丝雀如科学家们所预料的那样,在救援中表现相当出色。

它们不但能敏锐地觉察到矿井中的一氧化碳,以矿工能够轻易识别的反应提醒他们尽快撤离,而且与矿工建立起了亲密的合作关系。在矿工眼中,金丝雀是值得信赖的同事,甚至是心爱的伴侣。在充满危险、死亡和绝望的矿井中,救援人员会及时救治中毒的金丝雀,反过来,他们在金丝雀那里也找到了安慰和友谊。

社会中上层人士眼中的金丝雀在科学家的大力推荐下,到19世纪末期,矿工携带金丝雀参与救援成为英国煤矿的普遍现象。维多利亚时期关于英国煤矿的其他重要改革和安全措施。

如1842年立法禁止煤矿雇佣女工和童工、19世纪70年代立法加强煤矿的安全培训等,都曾引起了报纸和期刊的强烈关注,人们津津乐道于文明行为的新标准是如何通过社会活动家和政府官员的努力最后融入英国社会的。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那些热情歌颂煤矿创新与改革者的出版物,对于英国煤矿广泛使用金丝雀的现象几乎都保持了沉默。在这一时期“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主流报纸《泰晤士报》中,未曾发现关于煤矿中使用金丝雀的报道。

许多鸟类手册的作者强调他们著作的权威性及完备性,如罗伯特·华莱士在著作《金丝雀大全》中,使用了一个很长的副标题《包括完整的饲养、管理、繁殖指南,鸟笼的制作,金丝雀的展示及其他》,但书中并没有提到金丝雀在煤矿中的应用。

同样地,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家和诗人在描述金丝雀时,总是把它们放在家庭背景中描写,而不是矿井中。主流媒介的撰稿人和受众大多数是社会中上层人士,其对金丝雀的描述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中上层人士将金丝雀视为家庭宠物的社会现实。

英国主流媒介的宣传强化了金丝雀的家庭象征意义,使人们都希望拥有这种能明确表达他们的价值观和愿望的鸟儿,因而每年都有成千上万只金丝雀被当作宠物出售。中上层人士如此喜爱金丝雀,为什么对矿用金丝雀这般漠视呢?

除了在主流媒介中很难找到关于煤矿中的金丝雀的记录外,通过时人对矿工及其工作、生活环境的描述,我们也可窥见社会中上层人士对矿工以及煤矿的排斥与鄙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煤炭的产量大幅增长,人们对煤炭的依赖也大大增强,使人们逐渐意识到“古老的煤炭之王是世界之王”。

1884年第三次议会改革后,矿工作为最底层的产业工人,获得了选举权。但是,由于矿工的工作与生活环境相对封闭,且受教育水平较低,中上层人士经常把矿工视为“被遗弃的群体”或“野蛮人”,似乎矿工的人性已被肮脏的工作环境所污染。

即使像罗伯特·布坎南这样富有同情心的批评者,也经常把矿工描述为“在文明界限之外、地下辛勤劳作的非人生物”。矿区的条件与中上阶层的安逸生活相去甚远,与那个时代关于文明生活的理想化观念背道而驰。

布坎南将矿井描述为“黑暗的洞穴”,“地在英国社会中上层人士的传统观念中,与金丝雀紧密相连的空间是明亮、整洁、安逸的家庭,与野蛮、不体面的矿工紧密相连的空间是肮脏的、黑暗的、危险的矿井。

而金丝雀被矿工携带进入矿井,不符合中上层人士将金丝雀作为家庭象征的认知,也令金丝雀失去了作为家庭宠物的特征。中上层人士认为在矿井的环境下饲养金丝雀,既是对理想化宠物的虐待和侮辱,又是对家庭神圣性的攻击,更是对维多利亚时代家庭意识形态的否定。

社会中上层人士不愿意承认煤矿中金丝雀的存在。但是,采矿业频发的爆炸事故,亟须安全有效的矿井救援措施,又是人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严酷现实。中上层人士虽不愿接受煤矿中使用金丝雀,但又不宜在主流媒介中抨击矿工携带金丝雀的行为,因此可以解释为何主流媒介在煤矿使用金丝雀的问题上集体失声。

社会中上层人士对宠物金丝雀和矿用金丝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反映了维多利亚晚期英国社会中上层与底层煤矿工人之间区隔的显著存在。这种区隔不但表现为矿井、矿区在地理位置上所处的相对隔绝状态,而且表现为基于阶层差异的审美情趣与价值观念的区别。

与其说社会中上层人士刻意忽视矿用金丝雀,不如说他们鄙视和排斥矿工。在社会中上层人士眼中,讨人喜爱的金丝雀一旦被野蛮的矿工带入危险的矿井,就失去了其固有的魅力。而处于相对隔绝状态下的矿工面临着爆炸事故的致命威胁,对于能在危急状况下拯救其生命的金丝雀,显然怀有浓厚的情感。

由于矿工受教育程度低,政治意识淡薄,虽然拥有选举权,但更关心的是工作环境是否安全及工资、工时是否合理,并不关注自身的政治权益。直到1926年煤炭行业发生了一场席卷全国的总罢工,矿工们走出相对闭塞的矿区,了解到矿区之外中上阶层的真实生活水平,他们的集体认同感变得强烈,政治意识开始觉醒,社会观念逐渐成熟。

总罢工失败后,英国“矿工联合会”倾向于支持工党的煤矿国有化政策,通过改善矿工的政治经济地位来寻求制度保障。

维多利亚晚期是英国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等各方面都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这一时期的英国人有着充分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自豪感,建立幸福、安全、神圣、坚贞的家庭是他们的核心价值之一。

然而,两次工业革命的一些负面影响也开始凸显,人们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危机。支撑英国构建殖民帝国的传统采矿业事故频发,政府机构着手更积极的煤矿安全改革。在科学家的大力推动下,金丝雀成为煤矿救援的标准配置,矿工与金丝雀建立起亲密的伙伴关系。可是在社会中上层人士的眼中:

金丝雀代表着幸福安全的家庭,而在黑暗幽深的矿井下工作的矿工是与世隔绝的野蛮人;矿工将金丝雀带入矿井,既是对金丝雀的侮辱,又是对文明家庭的亵渎。因此,他们刻意忽略矿用金丝雀的存在与贡献。

相关知识

维多利亚晚期,英国矿工和金丝雀之间的关系
12月30日,32年前,金丝雀不再被用于煤矿预警
金丝雀——从宫廷到矿井,这个物种在20世纪拯救了无数人命
【观鸟文化】维多利亚时代:从猎杀到保护——《丛中鸟》的第四章到第六章
渺小而伟大~金丝雀
宠物猴,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贵族专属
地下矿工同伴图鉴大全 矿坑之下所有同伴技能汇总 金丝雀
英国金丝雀
【史海回眸】宠物猴,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贵族专属
一组图片说说人类和鸟类之间爱恨交织的关系

网址: 维多利亚晚期,英国矿工和金丝雀之间的关系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98560.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金丝雀价格介绍及饲养方法
下一篇: 红金丝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