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生物的营养第三节人和动物的营养三、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第2课时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自主学习请阅读教材P90最后两段,完成学案上三个任务:1.什么是吸收?2.完成物质吸收部位的小概念图3.由图可知:吸收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最多的部位是。即: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2.请完成物质吸收部位的填图学习活动一:观察鸡的小肠1.轻轻震荡培养皿,用肉眼观察环形皱襞。环形皱襞:黏膜下层与黏膜层突起向肠腔形成。舒张状态的环形皱襞收缩状态的环形皱襞部分纵剖开的环形皱襞模式图胶囊内窥镜照片一级增大
上传时间:10-22
第二节人和动物的营养课题 三、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时间 2016年12月15日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概述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2.能力目标:学会解剖和观察小肠的结构。3.情感目标:形成结构与功能统一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重难点 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 导学 复习回忆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为什么要经过消化?2.消化液中的消化酶(P88表格)消化液消化酶唾液含消化的的酶胃液含消化的的酶肠液含消化的、、的酶胰液含消化的、、的酶胆汁不含酶,能促进变成。
上传时间:10-22
《市售瓶装饮用水酸碱度的探究》的教学设计一、教学指导思想参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的要点描述,借鉴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关于学科能力研究的初步成果,依托基于核心素养五大领域的教学实验研究,重点关注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素养要点的发展。借鉴PISA2015年数学和科学素养测试特点,尝试围绕同一实际问题综合运用数学、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数学和科学素养。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这节课的类型不属于常态课,具有科学探究及问题解决的特点,即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而是将已有知识和技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节课的研究主题是市售瓶装饮用水的酸碱度,其核心内容是酸碱度,属于化
上传时间:10-22
授课内容:第三节人和动物的营养授课时间:授课地点:录播教室课题 第三节人和动物的营养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说出人和动物的食物中,主要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肪和维生素等。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课中的实验,培养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有关的常用仪器,并能对实验过程进行科学分析;体验设计实验,正确操作、取得数据、经过分析和综合得出科学结论的一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同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不饮酒、讲卫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营养物质的类别及其主要食物的来源 教学难点 根据“主要食物营养成分表”分析食物的营养组成,分析自己的饮食情况是否符合标准。 教学方法 讲述法、实验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板书设计 第三节人和动
上传时间:10-22
《探究几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学科生物课题探究几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肖瑶学段初一年级第一学期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北京出版社2013年6月第1版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二、教材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是北京版生物学第四章生物的营养第三节人和动物的营养中的部分内容。新课标中与本实验内容直接相关的重要概念是“生物圈中的人”这一主题中的第2项: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肝、胰、大肠和肛门,其主要功能是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运输到身体的所有细胞中。此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了解它们存在于哪些食物中及其含量,为合理膳食和健康生活奠定知识基础。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要从食物中获取,不同的食物中含
上传时间:10-22
我们居住的地球,其表面的70%被水覆盖……人体中的水……食物饮料煮沸自来水市售饮用水市售瓶装饮用水消费情况问卷调查现场调查用图形计算器处理以上的调查数据,我们发现……近年来,随着我们对高质量、健康生活的要求提高,已经不满足饮用普通的水了。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更健康”的水……我们一起看一段2010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上播放的关于饮用水的视频,你对其中提到的言论有什么体会和认识?酸碱指示剂定性探究市售瓶装饮用水的酸碱性【实验步骤】1、分别向试管中加入2mL待测市售瓶装饮用水,再滴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颜色变化。2、分别向试管中加入2mL待测市售瓶装饮用水,再滴加2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颜色变化。你认为上述操作正确吗?可不可以这么操作?检测结果
上传时间:07-18
课时教学设计在课标中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本节课的设计中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消化道中消化液的种类,得出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器官的结论;再展示实物猪的小肠,放大镜观察细微的结构,显微镜下的小肠壁的结构,通过宏观和微观观察,数据对比,理解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逐步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在此过程中,通过实验获取生物学知识的科学素养得到训练和提升。 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通过观察图和比较相关内容,说出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器官,宏观和微观观察小肠的结构,说出其结构特点,说明小肠的结构特点和其吸收功能相适应,概述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在此过程中,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得到训练,逐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上传时间:10-22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第四章生物的营养第三节人和动物的营养三、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第2课时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生物 学段: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年级 七年级 相关领域 生命科学、科学探究 教材 书名:生物学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年6月 以下内容、形式均只供参考,参评者可自行设计。教学过程既可以采用表格式描述,也可以采取叙事的方式。如教学设计已经过实施,则应尽量采用写实的方式将教学过程的真实情景以及某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现象和事件描述清楚;如教学设计尚未经过实施,则应着重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描述清楚。表格中所列项目及格式仅供参考,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指导思
上传时间:10-22
将晒干的小麦种子放在干燥的试管内,用酒精灯烘烤。观察试管壁出现了什么现象?将试管内的种子倒在石棉网的一角上,在酒精灯火焰上充分燃烧。观察小麦种子颜色变化将少量面团包在纱布内,在盛有清水的大烧杯内揉洗,清水的颜色逐渐变成色取少量液体倒入试管内,然后滴入1—2滴碘液,将纱布打开,用手触摸剩余物质,有何感觉?把剩余物质平放在培养皿内切取一块花生米,放在白纸上用手按压,观察白纸按压处有何变化?说明了什么?实验六:取少量维生素c水溶液,滴在变蓝的淀粉中,震荡。发现了什么?
上传时间:10-22
考试说明要求:食物的消化和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Ⅱ 教学背景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生物的营养”“第三节人和动物的营养”第三课时内容。在前两节课时中,分别学习了“食物中的营养”、“各种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内容。在学生已经知道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及各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此部分内容。意在解决营养物质是如何进入体内进而发挥其作用。所以,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食物的消化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在难点解决上,我用“探究淀粉与葡萄糖的不同透过性”实验来解决“人体为什么需要消化”、“唾液的消化作用”实验来解决“怎么消化”这两个问题;用“观察小肠结构”实验来解决“小肠是
上传时间:10-22
相关知识
《第三节 人和动物的营养》导学案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北京市县级优课).doc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辽宁省县级优课).doc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PPT课件(湖北省县级优课).ppt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第二章第三节动物的行为导学案 班级
《动物的行为导学案》
犬猫大肠、小肠消化与吸收
动物的行为导学案计划
宠物营养的基础知识——消化和吸收是两个概念
犬猫营养基础·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网址: 《第三节 人和动物的营养》导学案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北京市县级优课).doc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28442.html
上一篇: 经济型猫罐头盘点:五个物美价廉的 |
下一篇: [第4集]伴侣动物饲喂与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