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幼儿美术游戏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案例指导》

《幼儿美术游戏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案例指导》

摘要:对于幼儿园美术课程来讲,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会对幼儿课堂参与积极性、学习成效造成直接影响,因此须高度重视美术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本文探讨了如何科学创设幼儿美术区域活动,并通过教师有效指导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
关键词:幼儿;美术游戏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指导
    幼儿园活动环境可分为物质与精神环境。物质环境甚至相关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精神条件主要包括教师创设的文化及心理环境。环境创设对于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开展有着重要作用,如何使环境创设能符合幼儿兴趣爱好,推动其学习积极性,创新意识发展,使其与环境材料有效互动,是现阶段幼儿园美术教师需要探索的课题。

一、幼儿美术游戏区域活动创设遵循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在幼儿美术游戏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时教师一定要坚持安全性原则,为幼儿创设安全区域环境,使其能自由开展各项美术游戏活动,推动各方面能力发展。安全性不但包括幼儿身体安全方面,同时还包括其心理方面。身体安全是指教师在美术游戏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时要确保场所宽敞,方便幼儿进行游戏,在投放和设置区域美术游戏材料时也要确保其安全性,避免存在危险因素导致幼儿出现意外,相关设备也要定期消毒,确保其卫生情况良好。心理安全是指在美术游戏区域活动中幼儿有充分活动机会与空间,并能在此过程中感受到自身价值,要求教师在区域美术游戏中对幼儿意愿进行尊重,使其能按照自身意愿开展区域美术活动。
(二)趣味性原则
    教师为幼儿创设美术游戏区域活动环境的目的是将其求知欲和好奇心充分调动起来,使其能朝着预期美术教育设定目标发展。所以教师在创设环境时要确保其具有丰富性、趣味性特征,既要贴合幼儿生活,又能激发其自主探究,是幼儿在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具备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三)可参与性
    在创设美术区域游戏环境时要结合幼儿现阶段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同时还要对其存在个体差异进行考虑,为幼儿提供发展空间。是幼儿能结合自身认知发展水平从特定环境中获取大量知识和信息,推动综合能力发展,并在美术游戏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所以教师在创设环境时一定要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性,确保不同认知层次的幼儿都能在参与过程中获得发展。

二、幼儿美术游戏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指导
(一)科学规划空间
    科学合理的选择空间可有效保障美术区域活动。幼儿在美术游戏活动中要有足够空间才不会相互影响,出现你推我挤的现象。同时要确保幼儿在完成美术作品后有地方可以进行展示,保存幼儿创作,这样才可以让幼儿在美术游戏活动中产生成就感,也可使不同幼儿间相互借鉴模仿。此外,要确保美术游戏区域活动所需材料有地方收集摆放,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可自主进行材料选取。因此幼儿园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走廊或空余教室等设置为区域活动场地。

(二)为幼儿创设良好美术区域活动心理环境

想要使幼儿积极投入到美术游戏区域活动中,教师还要为其创建良好的心理环境,幼儿难免在活动中会出现错误,教师不能只是一味批评幼儿,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引导工作,避免给幼儿造成较大压力,多鼓励和肯定幼儿,使其能积极投入到美术游戏活动中,在今后的活动中更加努力。教师可通过播放舒缓音乐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美术游戏活动,如在冬天这一美术主题教学中,教师便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幼儿播放《新年好》这一音乐,这一乐曲幼儿十分熟悉,因此会在美术游戏过程中跟随音乐哼唱,此种方式可拉近幼儿与教师距离,为幼儿创设良好环境,使其在愉悦的心理环境中快速完成游戏,习得知识和技能。又如小班可以“亲亲热热一家人”为主题来开美术游戏区域活动,教师可为学生剪贴各式各样小房子,鼓励幼儿将自己家人生活照带到幼儿园,并选择喜爱的小房子贴上去,创设温馨的环境,之后教师再以家庭成员为主题进行美术相关活动开展。
(三)精选投放材料
    幼儿好奇心较重,因此教师可借助幼儿这一特征来投放美术活动材料,以激发其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以往单一美术材料会导致幼儿参与兴趣逐渐丧失,而通过设置美术区域活动可使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得以改变,幼儿在操作丰富生活材料的过程中也可感受到美术活动的快乐。教师可结合幼儿需求及教学实际为其准备丰富的绘画工具,例如颜料、彩色笔、层板等绘画工具;剪刀、抹布、牙签、橡皮泥、浆糊等纸工工具;也可进行棉签、石头、彩色纸、布条等辅助工具的投放;蛋壳、松果、木条,谷草、塑料壳等废旧材料投放,同时教师还可鼓励幼儿将小时候的衣服带到游戏区域中,将用过的牛奶盒子带到幼儿园种上植物,通过废弃瓶盖制作小风铃等,鼓励幼儿自主进行作品创作。幼儿在借助丰富游戏材料操作的过程中,会对不同材料的性质进行感官探索,也会尝试利用科学方法操作创作,而这对其创造性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四)引导幼儿自制活动材料

自制活动材料是幼儿参与美术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重要内容,这一方式可为幼儿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还可使教师创设环境负担得以减轻,进而有更多精力思考如何有效引导幼儿参与美术区域活动,并增加幼儿与环境的交流。教师应了解每一位幼儿的才能都是不可被低估的,只要通过恰当引导完全具备制作活动材料的能力。如在开展各式各样汽车的美术区域活动中,教师便可与幼儿共同商量如何完成这一区域游戏,引导其在美工区通过积塑插出形态各样的汽车,并通过积木搭建马路,将制作好的汽车摆放在马路上,同时还可利用区域中的纸盒借助画笔画出加油站,之后再拿出剪刀将其剪出来,用橡皮为加油站、汽车等坐上底座,摆放在较为合适的位置。这种方式可改变以往美术区域游戏环节设计单一的弊端,引导幼儿深度参与,而这一方式获得成效事半功倍。

美术区域游戏环境设计各环节中都有着一定教育契机,而幼儿本身就有着不可估量的潜能,所以教师一定要结合幼儿兴趣爱好与其共同生成美术活动区域,使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并能参与到美术游戏活动主题确定、内容设计等一系列活动中,之后教师在借助自身的职业敏感性,对其中蕴含的美术教育因素进行挖掘,实现幼儿与环境的互动。

(五)做好指导工作,提升区域活动开展有效性

在开展美术区域活动之前,教师要有效提问,以此来保障幼儿顺利进行美术创作。对于刚引进的新材料或是刚开始开展区域美术活动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常规引导提问,如在开场水墨拓印这一美术游戏区域活动前,便要通过常规提问为幼儿创设良好环境,让幼儿在思考如何滴墨汁、盖宣纸、晾晒等问题的过程中,快速对活动步骤进行掌握,避免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同时幼儿在创设过程中教师还要加强引导提问,引导幼儿能创作出更具有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如在以“毛毛虫”为主题开展美术区域活动时,教师可鼓励幼儿用水彩笔画出毛毛虫,也可通过彩泥捏出毛毛虫,用牙签组合橘子皮做成具有立体感的毛毛虫,通过启发和引导幼儿,使其能借助现有材料创作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

结束语

总之,环境创设与教师指导可最大程度提升幼儿园美术游戏区域活动开展成效,推动幼儿各方面能力增长,因此教师要对幼儿现阶段发展需求、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全面了解,恰当创设美术区域游戏环境,使幼儿在良好物质和心理环境中,积极投入相关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中,在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同时,推动其解决问题能力、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柳.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材料有效投放与运用的研究[J].才智,2019(31):152.

[2]吴丽芳.彰显美感体验 回归游戏精神-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的研究与实践[J].福建教育,2014(z3):67-70.

[3]陆琴芳.课程游戏化视域下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创设探究[J].新一代,2021,25(8):272. 

相关知识

幼儿园区角活动设计方案(通用17篇)
利用区域活动 创设幼儿自主参与的活动空间
从“动物园”到“宠物乐园”——一次游戏环境创设的成功尝试
幼儿园活动室内区域活动空间设计研究.docx
案例让幼儿互动 让环境说话——主题探究活动《我和动物交朋友》有关案例分析.doc
《动物,我们的朋友》的环境创设和游戏活动
创设幼儿园主题活动――宠物小精灵
课题申报书:儿童视角下区域活动评价与改进研究
【游戏指导】观察、介入、支持——幼儿自主游戏中师幼互动有效策略研究
幼儿健康讲座

网址: 《幼儿美术游戏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案例指导》 https://m.mcbbbk.com/newsview648240.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大班体育活动:快乐的小仓鼠
下一篇: 巴西龟吃鼠妇吗,鼠妇伤害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