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宠物内科病》课程标准.pdf

《宠物内科病》课程标准.pdf

《宠物内科病》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宠物内科病课程类别:职业技术课

课程编码:205101024学分:4

适用专业:宠物养护与驯导学时:60

编写执笔人:

编写日期:2022年4月

专业建设委员会审定(负责人签字):

审定日期:2022年4月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宠物内科病》是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集理论

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课程,培养学生宠物疾病诊疗思维能力和操作技能,是宠物疾病诊疗

岗位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宠物内科病》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诊断宠物常见的内科病,

同时掌握宠物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理论及防治方法,为宠物疾病临床一线输送技术技能

型人才。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主要研究宠物临床常见内科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等基本理论和

防治该疾病的基本方法,是宠物解剖生理、宠物病理、宠物药理、宠物疾病诊疗技术等专

业课程的应用及延伸,与《宠物外产病》、《宠物传染病》、《宠物寄生虫病》等课程并列的

宠物医学职业技术课程。

(三)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设计理念

该课程是依据“宠物类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宠物内科病诊治”工

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理念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

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

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的培养。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设计思路

以基于工作过程得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

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融合宠物医师职业资格标准,以疾病诊治为典

型工作过程,以来源于临床实践病例为载体,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训室为工作与学习场

所,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通过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教

学目标的开放性设计、教学考核方法改革等,保证了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的全面培养。积极探索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的课程评价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

就业竞争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相关理论知识均与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有密切

联系,并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

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根据疾病“诊—治”工作过程,结合案例,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

及教学资源库,运用PBL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教学。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

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

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

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共开设60学时,其中实践20学时。

岗位任务分析与课程设置示意图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常见宠物内科病的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

2.了解常见临床症状的发生原因;

3.理解实验室诊断的应用;

4.了解新型药物和先进诊断方法在宠物内科病中应用。

(二)技术技能目标

1.能鉴别诊断常见临床症状;

2.能根据初诊结果,实施实验室检查,并能分析检查结果;

3.能综合运用相应的手段诊断疾病;

4.能运用各种治疗技术,实施疾病防治;

5.能书写病历资料并对其实施相关必要的管理。

(三)素质目标

1.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

2.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3.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4.培养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组织

(一)课程主要内容说明

教学内容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教学内容的选取原则:针对性、先进性、代表性、

实用性。

课程内容依据长三角地区宠物医院病例情况,对教学内容及时调整、及时规划、设计

扩充

相关知识

《宠物内科病》课程标准
宠物内科病课程标准.pdf
宠物内科病课程标准 .pdf
《宠物内科病》课程标准.pdf
宠物内科病课程标准.docx
动物内科 动物内科 动物内科》课程标准.doc
《宠物内科病防治》课程教学标准
宠物内科病学习计划
《宠物疫病与公共卫生》课程标准.pdf
2014版《宠物外产科病》课程标准(60学时)

网址: 《宠物内科病》课程标准.pdf https://m.mcbbbk.com/newsview969267.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猫咪常见病大揭秘!附超全治疗攻略
下一篇: 小猫烂了原因分析与治疗方法(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