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父母之后,每天的首要任务就是处理孩子的各种事情、各种问题,假如孩子还十分调皮的话,那更是很烦心的一件事情,想要不对着孩子争气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但是很多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打了或者是骂了孩子,时候就开始后悔不已。孩子年纪小虽然不懂事,但是本心是善良的,所以家长总是感觉打也不是骂也不是,到底什么样的方法才是对孩子好呢?
现如今的大部分的教育理念都在不断地强调,想让孩子拥有独立完整的人格,首先暴力是不可取的。这不现在就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孩子不断地吸取教训和经验总结,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那就是——自然后果法。
法国著名的教育卢梭曾经提出“自然后果法”的教育方法:假如孩子犯了错,造成相当不良的影响,让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自己承担后果,亲身体会自己犯的错带来的不好的后果,从中不断地汲取经验和教训。
自然后果法是让孩子在成长中自动的获取经验的方法,实际上就是“体验式”的成长,用结果来持续地引导孩子,自然而然的向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之下,自然的接受这样的后果无意识最好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领悟自然后果法的精髓,剖析成长的本质
1.成长是每个孩子自己的事情,任何父母都无法代劳的一件事
自然后果法总是在不断的强调“自然”,让孩子们顺应自己的发展规律才能不断的成长。所以说,做得好才有更好的结果。要是做得不好就要承担事情的后果。这就是所谓的成长,在孩子小的时候遇见困难的时候都是相对比较小的。这个时候孩子遇到的困难或者是失败,都是为了让孩子将来更加面对未来的生活。这才是自然后果法的真正的精髓和意义。
2.成长是需要体验,体验带来经验,经验让孩子成长
所有的家长都是从小孩子这个阶段过来的,回忆过去的时候,多少的生活的失败和挫折最终都变成了我们的将神财富,让我们不断地学会如何不受伤害,怎样面对困难。要知道不断地体验伤痛和失败,也是孩子成长的阶梯。有的家长确实是孩子,为了减少孩子的受伤的次数,就想着替孩子做所有的事情,为孩子铺好所有的道路,但是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的心理发展变得缓慢,让孩子的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有很大的差距。
3.自然后果法是在安全范围内的放养,不是不管不顾的放养
在孩子青春期之前使用自然后果法是十分有用的,特别是在孩子学龄前的时候使用是最安全的时间段,这段时期孩子面对的事情大多数是生活上的琐碎的事情,根本没什么危险可言,安全也是在可以耦控制的范围之内进行的。
4.不要“胁迫”或者是“威胁”孩子,而是告知孩子这样做的后果
家长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做的不是拿各种各样的条件不断地威胁孩子,想通过这样的方法去阻止孩子,而是应该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后果,然后让孩子自己选择,自然后果法使用的时候,家长的态度相当的重要。
自然后果法是重视事情的后果,给孩子带去的内心的感受和变化。假如家长总是想着不让后果发生的话,那从本质上就失去了使用自然后果法的意义。
例如:孩子不吃饭,妈妈姥姥围着转
孩子不愿意吃饭,妈妈和姥姥总是花很长时间,耐心的又哄又劝,试图让孩子吃东西,这个过程中就无意识的将孩子吃饭的事情准换到自己的身上,好像吃饭这件事情,不再是孩子的事情而是变成了妈妈和姥姥共同的一件事情:孩子是不是吃饭,要有这两人来承担后果。孩子也要承担的后果就是:我吃饭是为了妈妈和姥姥吃的,但是事实上我是很不愿意吃饭的。
自然后果法要这样做:孩子到了饭点不吃饭,总是在吃零食。首先要用平和的语气和孩子沟通:“宝宝,假如你现在不吃饭的话,那么过了这会儿的话。你要是会感觉到饿的话,你想要吃饭的话就没有人会做给你吃了。”还要告诉孩子不吃饭,是不能吃零食的。然后问孩子是否听明白了,最后让孩子自主的去选择。
假如这个时候孩子仍旧是不吃饭,家长把孩子的饭碗收起来,不给孩子准备,其他家庭成员要表现出来吃的很香,也不要去问孩子。假如孩子饿了表示想出零食,家长要对孩子表示无奈的说:“那怎么办呢?家里已经没有饭了,并且不吃饭是不可以吃零食的,肚子饿的难受了吧?”孩子看到家长没有生气的时候,就会自己感觉到自己不吃饭的后果是没有人可以帮自己承担的,这个时候家伙在那个态度强硬的让孩子而一次肚子,相信孩子最后一定就不会不好好吃饭了。
例如:孩子爱赖床,家长真着急
孩子赖床总是不愿意起来,家长一会儿一催。在孩子的内心,孩子总是觉得自己的家长是一直会提醒自己的,自己是不会迟到的。就算马上迟到了,妈妈还是会帮我穿衣服,爸爸也还是会照常送我上学,所以我再赖一会儿也没什么关心。
自然后果法这样做:直接让孩子自己醒,哪怕是已经迟到了。因为假如真正的迟到的话,孩子就会觉得迟到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然后埋怨自己的家长不叫自己起床,这个时候家长只需要告诉孩子:“我叫了,但是你不起来又睡着了,不关我事哦。”这样的话,记住教训的孩子下次一定会自己起床的。
例如:孩子玩具到处丢,家长急着帮忙收拾
孩子乱扔玩具,家长生气但是又无奈只能一边唠叨一边帮孩子把玩具收拾好。假如还有下一次的话,孩子仍然还是会乱扔玩具,因为在孩子眼里即使是自己这样做了也不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虽然家长只是说了几句,总是会帮忙完成的,孩子肯定会感觉妈妈的帮忙才更方便。
自然后果法这样用:当孩子乱扔玩具的时候,家长就即使的提醒孩子:“你自己乱扔的玩具,就要自己整理要不然下一次的时候,你再想玩这个玩具的时候很可能就找不到了,你可不许哭鼻子哦。”假如,孩子没有收拾好玩具还是仍旧乱扔,家长就可以将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偷偷藏起来,让孩子体会玩具乱扔之后,找不到要承担得后果。
假如孩子想自己的家长求助的时候,家长可以和孩子感同身受的说:“玩具找不到了吗?真是难过,但是也许你把玩具很好的收拾好,说不定你的玩具就整理出来了。家长不要帮助孩子,随后引导孩子往藏玩具的地方找过去。最后经过一番折腾才找的玩具,孩子就会记住了下次也不会再把玩具丢的到处都是了。
更好的运用“自然后果法“,做到“四要两不要”:
四要:
1.要给孩子做好提醒
2.要给予孩子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自己体验自己这样做的后果
3.要给予孩子理解和信任
4.要给予孩子信任和爱,相信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两个“不要”
1.不要给孩子泼冷水
2.不要试图给孩子解决任何问题
总结:
整个大自然在运用自己的规律和法则,孕育万物的不断生长,也孕育着孩子们在不断地成长,假如在春天的时候没有播种的话,在收获的季节就没有办法收获果实。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也一定要懂得顺应规律,孩子才能更加健康的成长。
相关知识
“自然教育法”,领悟后果教育的精髓,才能让自然和成长相得益彰
自然后果教育法名词解释
中国的家庭教育中最缺少的就是自然后果教育法
20200507自然后果教育法
自然后果法——最有效的教育手段之一
教育好方法“自然后果”法
小心!别误用了“自然后果法”!
什么是自然后果惩罚法?
自然后果惩罚法
自然后果法名词解释答案是什么?
网址: “自然教育法”,领悟后果教育的精髓,才能让自然和成长相得益彰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73932.html
上一篇: 养宠物的你们,真的有耐心好好照顾 |
下一篇: 【育儿听蕾说】 “自然后果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