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课程文稿】徐勇:三个水平的案例概念化——认知行为治疗(节选五)

【课程文稿】徐勇:三个水平的案例概念化——认知行为治疗(节选五)

节选五

个案概念化

主讲人

徐勇

文 稿

个案概念化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这个案例概念化,这个案例概念化,这是一般的称呼,在我们认知行为治疗我们叫做认知概念化,或者叫认知行为概念化。这个概念化叫做conceptualization。

概念化其实是说,你用你的治疗理论,通过跟来访者的访谈,然后搜集一些非常非常关键的核心的一些信息,形成一个对患者来访者他这个心理问题的一些非常具有概括性的,而且是非常核心的一些比如说假设。其实案例概念化是一种假设,帮助我们怎么样理解来访者的问题是如何发生发展的。

所以在我看来这个概念化,就变得非常非常重要。为什么呢?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理解,其实概念化如果把它理解为一场战役的话,这其实相当于我们制定这个就是战役一个计划。所以你势必要对案例有一个完整的把握,如果一个治疗师,他还没有建立案例概念化,他就开始治疗了。往往相当于这个战役里面比如说一个班或者是一个排,你总是和那个敌人或者是对手打一些接触战,但是你完全不了解这个整个的局势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在我看来案例概念化让你对这个案例有一个完整的把控,所以这一点在我看来作为一个咨询师和治疗师,需要加强训练的。因为案例概念化的建立,它不光只是一个认知的一个能力或者是认知的过程。因为我们所有的治疗都和来访者都有一个初始访谈,初始访谈你势必要搜集信息的。那这对于我们很多咨询师来讲,这是一个能力的发展。

比如说你怎么搜集到那些关键的、核心的、重要的信息。因为大家记住,来访者来寻求帮助,他并不知道该怎么做来访者,他不知道该怎么做患者。所以你势必碰到很多的患者,比如说有的来访者,如果你足够幸运的话,你会发现这个来访者他条理很清楚,可能一次50分钟就能把自己的问题说的非常的清楚。

而有的来访者呢,他可能就不是。比如说他就是做不到,他可能会讲一些让你感觉到好像重点不突出,然后会觉得讲的东西联系也不紧密,所以你势必尝试你要怎么样能够搜集信息。

这个当然你可以参考,你们过去都上过课的,有一些叫做访谈提纲。但是更多需要经验。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就是理论指导。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案例概念化,它事实上有三个水平的案例概念化。

三个水平的案例概念化

● 案例水平

● 问题或综合征水平

● 情景水平请

第一个叫做案例水平,还有一个叫做问题或综合症水平,还有叫情节水平,这是三个水平的案例概念化。我们先给大家说什么叫做案例水平的概念化,案例水平概念化就是我们对案例做一个整体的概念化,你形成对这个来访者完整的把握,整体的把握在整个案例水平的理解,你可以帮我们解释患者各个问题之间的联系。

比如说一个来访者跑过来,如果他情绪低落,当然他情绪低落是一个问题,他可能会告诉你说我和我的婆婆关系也不好,她可能告诉你说,为小孩子我们经常有冲突,我和孩子有冲突,我和单位同事也搞不好关系,然后又告诉你说很担心自己的身体,觉得自己身体有好多问题,他担心身体会不会有严重的疾病。

你势必要尝试去理解,这些他表达的问题啊,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他们是同一个核心潜在的问题不同的表现呢,还是一些不同的问题。比如这个人如果真的有一些躯体疾病,严重的疾病。她刚刚做过比如说乳腺癌手术,老是担心自己会复发然后很焦虑,这个很可能抑郁,因为我们说跟人际关系搞不好,跟抑郁可能没有直接的关系。

有的时候如果经过评估你会发现它们彼此之间,有的时候像我说的,同一棵树上面,分出的不同枝,等会我给大家举例子,大家可能会理解,因为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选择治疗目标。

我们知道认知行为治疗是一个有实现治疗,所以我们势必要确立可实现目标,所以你要跟他讨论的。一般一个案例概念化,就是整个案例的水平大概需要三到四次,也就三到四个小时的访谈,这样的话,才能够比较完整的能够理解这个案例,这是案例水平的。

那么第二个水平叫问题或者叫综合症水平,我们说这个综合症,往往指临床综合症,我们会有一个诊断,比如说强迫症、抑郁症、社交焦虑以前叫社交恐怖症,或者是疑病症或者是疾病焦虑现在叫做。

这个叫做综合症水平的,往往临床上不同的精神障碍,它们有他们特征性的,比如认知和行为的模式的。我们下一个阶段,我们会给大家着重的介绍这些,着重介绍各种精神障碍认知行为它们的机制的模式。

如果做认知行为治疗你势必对不同的精神障碍,尤其它们的症状啊,它们症状之间的相互影响等等的,它们相互作用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个是我们下一个阶段,给大家着重介绍的,这个是问题综合症水平的。

还有一个叫做情景水平的,这里的情景,往往指某个情景。我们叫做微概念化,这个微概念化主要我们前面说的无意识模式,你势必找到一个特定的情景特定的事件,然后你尝试去理解澄清这个患者在那种情景下面,在那个特定时间的情况下,他有什么样的情绪反应,他有什么样的想法,有什么样的躯体反应,有什么样行为反应。

前面在讲基本原理的时候,介绍无意识模式的时候,都给大家介绍了。因为通过五因素模式啊,我们去寻找一些特定的事件或者是特定的情景。我们尝试理解这个来访者,他在特定的时间下面如何做出反应的,我们有机会的了解他比如说习惯性的,或者是具有特征性这种认知模式。比如说这个人,他考试没有考好,然后我想知道如果这次考试没有考好,他会怎么解释这个考试没有考好。

比如说在另外一个场景,他向别人发出邀请被拒绝了,我们又去理解他怎么解释,他怎么赋于这个被拒绝的意义。他的解释更符合事实呢,更就事实来做出的解释呢。比如说那个人确实没空,比如说他说可能别人都不喜欢我,别人可能都不愿意跟我一块出去。接下来你了解他有什么情绪反应,他有什么躯体反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你去了解他有什么行为应对。

比如说也许他认为别人不喜欢他,他很可能以后就不再邀请别人,可能减少跟别人的互动。你如果你寻找几个,或者是一些这样的一个比如说这种特定事件下,或者是特定情景下来访者他的反应,用五因素模式的方式,你就有机会发现有没有他们习惯性的,就是习惯性的,或者是一贯这种问题的方式。然后这种应对方式,你有机会就会发现他们可能有特征性的这种认知弯曲,或者是功能失调性的应对。

所以这三者之间是有机连在一起,如果你把一些情景水平这种概念化,然后你就可以如果把它会聚起来,能够形成对它综合症水平的概念化。如果综合症水平的概念化,你再结合来访者一些早期经历,他的一些社会环境等等这些因素,更多的背景因素你就可以形成对一个人完全的理解。

这样的把握,你才能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去制定治疗计划。所以任何一种心理治疗,包括精神动力学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包括其他的心理治疗也是这样的。我们的治疗计划都是在完成了认知概念化之后制定的,我们的治疗势必在这个治疗的的指导下进行的。

当然可能精神动力学治疗不会像认知行为治疗这么有结构化,但是如果大家有机会去了解一下,比如说你看有一本叫做《长程精神动力学治疗》或者是《心理动力学治疗》里面,有一章里面谈到叫案例概念化,或者叫案例假设里面,也提到过通过评估形成案例概念化形成案例假设。在精神动力学里面,你就知道这个人的核心冲突是什么,接下来你在治疗里,你的移情反移情,你就会知道你要处理什么样的冲突。所以其实是有很多共同特征的,这是我相信所有的治疗里面共同的特征。

就是说在案例概念化的指导下,制定治疗计划。然后在以后的治疗里面执行这个治疗计划。当然我这里特别要强调,这个案例概念化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我们都知道随着你在治疗这个进展,这个来访者势必可能会曝光你更多的信息,所以我们说这是认知行为治疗师的一个能力,案例概念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当你获得新的信息的时候,你要决定这个案例概念化是不是要修正是不是要调整。有的时候大家知道,有的时候这个来访者,因为信任你了,他可能会对你做一个重大的自我暴露,可能包括非常非常重大的创伤性事件一开始根本没有告诉你,因为他可能没有信任你。

往往这样重大的信息暴露,有时候甚至会要求我们去修改甚至是完全改变我们对他问题的理解。以前曾经在我们这里面有一个病人,她是在门诊一直被诊断抑郁症,治疗效果一直不好,转过来做这个心理治疗。通过一段时间的认知行为治疗之后,她告诉我他一个创伤经历,就是她过去曾经被强奸,这是一个女性。这时候对我来说,可能不是简单的抑郁症了,她有抑郁症状的,但是在我看来是PTSD了,创伤后应激障碍。

所以治疗就,治疗计划势必要修正的,你势必要做很多的所谓叫做延长暴露。不一样的。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课程文稿】徐勇:你理解了经典条件反射,你就理解了临床上所谓的恐怖症——认知行为治疗(节选二)
【CBT+普及计划】120课时,理论+案例演练和讲评,认知行为治疗CBT系统培训课程
让来访者成为自己的咨询师 | 创始人亲授CBT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 (CBT) 的4大常见技术|梅肯鲍姆
12条知识梳理丨带你深入了解认知行为治疗(CBT)
好课推荐 |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培训项目
基础技术是底色,技术工具是策略 | 认知行为治疗必知的6类工具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
盛永生简介
“小刺猬如何拥抱全世界”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介入叛逆青少年个案

网址: 【课程文稿】徐勇:三个水平的案例概念化——认知行为治疗(节选五) https://m.mcbbbk.com/newsview190487.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认知行为治疗》试读:创始人
下一篇: 心理咨询七讲:认知行为疗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