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青少年儿童焦虑障碍”的识别和治疗 需要每个家长的参与!

“青少年儿童焦虑障碍”的识别和治疗 需要每个家长的参与!

瞳心仲致

关注

青少年焦虑障碍是一个发病率高,危害大的心理疾病。一般而言,在得不到干预的情况下,它通常会持续终生,导致生活的幸福感显著降低。

与成人焦虑障碍相比,儿童和青少年焦虑障碍常常是隐藏的。因为青春期正处于追求个性独立的阶段,和父母的话越来越少,更倾向于把烦恼藏在自己心里。

也有很多情况是孩子虽然倾诉了一些痛苦的感受,但父母缺乏相关知识,认为孩子不过是躯体不适或者一时的情绪波动,没能识别出孩子已经患上“焦虑障碍”。

因此,对于家长而言,了解青少年焦虑相关的知识,并能够尽早识别孩子的焦虑障碍,对于帮助孩子而言非常重要。

什么是焦虑障碍?

焦虑情绪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实际上它还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必要的一种情绪。但是,当个体的焦虑程度过高,而带来强烈的情绪痛苦、躯体症状或严重的回避行为时,焦虑就成为病理性的焦虑。

如果你看到一个孩子因为太过害羞而很难在人面前自然地讲话,或是因为对学业表现过于紧张而有剧烈的情绪波动,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那这些都可能提示他的焦虑水平超过了正常的发展水平。

青少年焦虑症的发病率

焦虑障碍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发病率最高的精神疾病,不管是在哪个国家都是如此。青少年焦虑障碍总体流行率约为11%,这就是说,每100个青少年里,就会有11个人患有焦虑障碍。

在我国,由于考试带来的压力,中学生的焦虑水平似乎比西方发达国家的青少年焦虑水平还要高一些。

青少年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是指在社交场景下产生的强烈的焦虑感和痛苦,和陌生人说话、认识新朋友,或是要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在别人面前说话、演讲等。

一般来说,青少年多少都会有些社交焦虑,因为青春期正是一个非常重视他人对自己评价、极其希望获得认同的发展阶段。但患有社交焦虑障碍的青少年会因为过度焦虑而产生很多回避行为,比如因无法结识新朋友而感到非常孤独等。同时,由于社会性别角色的影响,患有社交焦虑的女孩子比男孩子要多一倍。

青少年广泛性焦虑

广泛性焦虑障碍则不管是对于学业、未来,还是对父母的关系、健康,或是担心自己表现得是否足够好、有没有犯错误。他们的每一天似乎都是在各种担心中度过。但长期慢性的担心却让他们整个身体处于一种紧绷的难以放松的状态。

因此,很多广泛性焦虑障碍的青少年都会有肌肉酸痛、肩背疼痛等与疲劳有关的躯体不适。而由于这些过度的焦虑常常难以停止,会导致注意力分散的问题,以及难以入睡,进而带来更多健康方面的问题和担心。

儿童青少年得了焦虑症的临床表现

当儿童青少年得了焦虑症,发作时其症状常会表现为过度烦躁、焦虑不安、伴睡眠不好、食欲不振、出汗、尿频、头痛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由于儿童与青少年处在成长发育阶段,年龄差异造成儿童青少年焦虑症临床表现也各有其特点。

儿童期(4-12岁)焦虑症的临床表现

孩子得了焦虑症,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缺乏安全感、心里不踏实; 情绪烦躁、好哭泣或吵闹,难以安抚和照料;晚间入睡困难、睡不踏实、多噩梦等; 和同龄孩子相比,明显地胆小,在很多场合容易害怕或有大祸临头的不祥感觉,急性发作能达到惊恐的程度; 不愿离开父母,在幼儿园惶恐不安,有发作性紧张、恐惧等; 六、七岁的学龄孩子拒绝上学,即使勉强到校也很少与同学老师交往;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学习成绩偏差,也有旷课、逃学现象发生; 病情严重时,孩子会出现食欲不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呼吸急促、胸闷、心慌、心跳加快、头晕、出汗、脸红、口干、四肢发冷、便秘、尿急、尿频等。

焦虑症的表现在青少年

(12-18岁)的身上尤为突出

1、行为方面

患有焦虑症的青少年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很古怪的,常常表现为紧张不安,对生活学习上不关心。

2、不良暗示导致的生理障碍

比如:一走到学校门口、教室里或一坐到写字台前就感觉头晕、恶心、腹痛、肢体无力等,当离开这个特定环境,回到家中,一切又都正常。

3、不良暗示导致的意识行为

专往负面去猜测(比如一些学生自认为考试成绩不理想) 不会与人交往 自认为某些做法是一种错误,甚至是罪过,给别人造成了麻烦 总觉得自己的病可能是“精神病”,或者担心自己真的得了“精神病”怎么办等

4、对生活失望

对于实现的理想、一帆风顺的坦途,患者并无喜悦之情,反而感到忧伤和痛苦。如考上名牌大学却愁眉苦脸、心事重重,想打退堂鼓。对生活失去了原有的激情是抑郁焦虑症典型的征兆。

青少年一旦患上焦虑症就会出现很多病症反应,只有及时对青少年焦虑症进行专业治疗才能帮助患者缓解病情,在对青少年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自我调节治疗所占的比重将会比较大,因为只有患者积极的进行自我调节,才会对彻底治愈焦虑症有促进作用。那么青少年焦虑症怎么治疗呢?

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缓解青少年焦虑症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一、冥想深呼吸

深呼吸冥想不失为缓解青少年焦虑症一剂良药,不过他们是两种不同的缓解方式。对于青少年焦虑症患者而言,在被焦虑症困扰不堪的时候,可以尝试做一下深呼吸,自我放松方式彻底的放松自己,这对于舒缓压力,缓解病情,远离焦虑和紧张有重要的意义。

二、转移注意力

青少年焦虑症患者在出现症状的时候,亦或是在自己遇到不良的情绪的时候,可以适当的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适当的缓解病情。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体育锻炼,另一种是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比如听音乐、读书等。

三、保持乐观的心态

积极乐观的心态,波澜不惊的情绪是治疗任何精神疾病的必要手段,精神疾病的祸根往往是由于人们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严重的缺乏自信,从而导致各种精神疾病的到来,焦虑症是精神疾病的中的一种,因此也不列外,保持乐观的心态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化解患者的焦虑与不安。

焦虑症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通病,很多人都因为患上了焦虑症所以自己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受到了影响,焦虑症患者应当在生活中注意保持自己乐观的态度,对于青少年焦虑症患者来说更应如此。以上方法对于早期轻微的焦虑情绪会带来帮助,如果孩子一旦达到焦虑症状,还需要介入专业心理专家的帮助。

青少年的焦虑、忧郁等症状是可以治愈的,中国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机构最新报告指出,高达八成的青少年焦虑、及六成青少年忧郁案例,没有得到适当处置,导致问题恶化。此种现象已经在中国社会引起广泛重视。

当今的青少年总被视为比较软弱、缺乏波折忍受力,或被宠爱过度。但中国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机构的研讨发现,焦虑和郁闷的高中生人数,自2012年起安稳生长,而且不分家庭社经布景,没有城乡差距。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机构计算,2015年美国的12-17岁青少年中,有三成女孩、二成男孩有惊惧症;而有超越两百万名青少年的郁闷症状,已经影响到日常日子。

计算指出,三成国人患有焦虑症或郁闷症,三分之二患者的症状在24岁曾经形成,其间过半患者的症状甚至呈现在14岁曾经。可见焦虑症及郁闷症的发生,根植于青少年时期。

当孩子呈现焦虑、郁闷的症状时,大都家长可能会想:「小孩子嘛,他们自己会好的。」但是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机构心里医生说:「不对,没有家长帮助,他们自己不会好的。」暂时的悲伤与长期的郁闷是不同的。心理医生指出,家中青少年呈现焦虑或郁闷问题时,家长应该采纳以下办法:

坦诚交流

很多时间,家长与青少年之间的对话,可能环绕著成果、行程和家务打转。应该让说话更深化一些。积极找出来孩子最忧虑的一件事。问他们:「今天最棒的事是什么?」「最糟糕的事是什么?」深化了解他们的心情,他们的愿望,他们的挣扎,他们生命中正在发生哪些事。

给予关注

给青少年生长的空间,尊重他们是独立的个性,时时重视他们行为上的改变。他放弃了他一贯喜欢的活动吗?他失眠吗?他的饮食习惯突然改变吗?外向的孩子突然变得畏缩吗?内向的孩子突然行为浮夸吗?如果你注意到以上任何景象,一定要提出来跟孩子评论。不要批判,要真诚地表现出你关心他们。

切忌生气

大都家长发现孩子有事瞒着他们,或者呈现行为问题时,第一个反应就是生气、处分他们。专家建议,你应该去找出孩子隐秘你、以及问题行为背面真实的原因。如果孩子损伤自己、逃学,你首先应该以同情心去回应。你能够说:「看起来你如同有些麻烦。我想帮你的忙。告诉我我能够怎样协助你。」

寻求协助

如果你忧虑你的青少年孩子,却觉得难以着手,可以跟校园的教导教师谈谈,也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专业帮助,切勿让问题恶化。

全家一起接受治疗

当一个孩子呈现危机,只医治这个孩子是不行的,必须改动整个家庭的状况。大多数青少年会有心理问题,是因为家庭环境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压力。请坦诚检讨家庭现况,必要时全家一同承受专业教导。

大多孩子在生长过程中都会阅历或多或少的焦虑或郁闷心情。暂时的焦虑或郁闷心情是无害的,但继续的焦虑问题或心情低落却会发展为精力疾病。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青少年儿童焦虑障碍”的识别和治疗 需要每个家长的参与!
专题笔谈│儿童焦虑的认识、预防与应对策略
揭开青少年心灵迷雾:抑郁、焦虑与紧张的认知与应对策略-优艺墨堂
ADHD专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目标和行为治疗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睡眠障碍临床实践相关指南解读
专题笔谈│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语言和社交沟通障碍相关问题
青少年从众心理:学会适应成为更自信的个体
孩子适应障碍怎么办?四种心理疏导法有效帮你解决!
CDC:喂养宠物狗有益于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健康@MedSci
有宠物陪伴的孩子可减轻焦虑感 儿童焦虑原因知多少

网址: “青少年儿童焦虑障碍”的识别和治疗 需要每个家长的参与!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16414.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狗的品种识别实战(tf2.0)
下一篇: 烦躁不安的猫咪怎么办?(探究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