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心理危机丨如何进行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丨如何进行危机干预?

14日晚上7点左右,华师一名数科院的大一女生在一课大楼前坠楼身亡。目前学校已启动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对悲剧的发生,我们痛心惋惜。惋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心理状况,关注心理危机,了解危机干预策略。

心理危机是一种认识,当事人认为某一事件或境遇是个人的资源和应付机制所无法解决的困难,除非此时缓解,否则会导致情感、认识和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

心理危机包括发展性危机、境遇性危机、存在性危机。对大学生而言,发展性危机的表现有开学心理危机、性心理危机、就业心理危机等。境遇性危机有父母的离异、暴力侵犯、人际关系的强烈冲突等。存在性危机有关于死亡、自由、孤独、自我认同、人生价值、责任和义务等问题。

大学生心理危机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在心理上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学会去调节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了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相关知识,学会察觉身边朋友同学的心理危机,及时给予有效的帮助。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

1.普遍存在。没有人能够幸免危机,想要稳定、冷静地处理任何危机不容易,但把握机会、设定目标、形成计划,处理问题等,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做到的。

2.症状复杂。危机是个体的生活环境、家庭教养、朋友交往等关系相互交织的综合反映,有一种使个体无法控制的感觉,因此,危机是复杂的。

3.无迅速的解决方法。对于处于危机中的人,基本上不存在什么迅速的解决方法。

4.成长和改变的动力。个体在成长和追求的同时,也意味着带动一个可能受挫的机制,个体若能及时调整,适应变化,则能形成动力,促进其心理健康。

5.危险与机遇并存。危险在于其可能导致个体严重的病态;机会在于其带来的痛苦会迫使当事人寻求帮助,危机的解决会导致积极的和建设性的结果,促使个体获得成长和自我实现。

6.具有时代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反映了时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期望,个人对理想的追求;表现为成为通才型的人才、身体健康、心理承受能力强、完成学业、胜任职业、继续深造、实现理想等压力下的冲突和矛盾,不是孤立的。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评定表现

学者郭兰等曾对大学生的不良心态及行为进行过调查分析,结果是:

1.引起大学生产生不良心态的生活事件集中表现在与学生相关的学业、社会环境、人际交往、未来与前途这几个方面;

2.大学生因不良心态而产生的最常见的负性情绪是忧郁、焦虑、愤怒

3.大学生常用的对负性情绪的排解方式是沉思和与别人聊天

危机评定极其重要。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评定和表现危机介入前要对危机作出准确的评定,一个人表现情绪紊乱不一定处于危机,如果评定错误不仅介入失败,还可造成终生的破坏性影响。

评定表现:

(1)情绪反应:当事人表现高度的焦虑、紧张、丧失感、空虚感,且可伴随恐惧、愤怒、罪恶、烦恼、羞惭等。

(2)认知方面:身心沉浸于悲痛中,导致记忆和知觉改变。难以区分事物的异同,体验到的事物间关系含糊不清,作决定和解决问题能力受影响,有时害怕自己发狂,一旦危机解决可迅速恢复知觉。

(3)行为改变:不能专心学习工作或劳动;回避他人或以特殊方式使自己不孤单;令人生厌或粘着性;与社会联系破坏,可发生对己或周围的破坏性行为;拒绝帮助,认为接受帮助是软弱无力的表现;行为和思维情感不一致;出现过去没有的非典型行为。

(4)躯体方面:有失眠、头晕、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症状。

大学生自杀倾向预兆

大学生自杀是大学生危机的其中一种形式,自杀者的预兆可以理解为是自杀者表达的一种求救信号。这种预兆对于我们进行危机干预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线索。预兆包括一定的言语、行为、状态和综合症状。

1.言语预兆是指当事人把想死的念头对周围的人用语言表白和诉说,或者在日记、信件、绘画和乱涂乱画的只言片字中表现出来。

2.行为预兆如行为的明显改变或无故给同学送礼物、送东西等。

3.状态预兆如情绪、性格的明显反常或学业成绩的明显骤降。

4.综合症状如严重的抑郁、孤独、绝望、依赖和对自己生活的不满等。

危机干预

大学生心理危机是普遍存在的,我们有必要学习如何进行及时的和适当的干预,度过危机,这样就可以帮助当事人达到成长的目的。

危机干预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问题。通过观察和倾听,迅速确定问题的严重程度,并迅速将情况转告家长和有关人员进行干预。

第二步,保护当事人安全。对有当事人进行看护,确保其生命安全,并注意危机干预者的人身安全。这是核心任务。

第三步,给予当事人以心理支持。争取与其保持沟通与交流,注意多倾听、多肯定,使其尽可能地将烦恼和困惑得以宣泄。

第四步,心理辅导。在给予当事人一些支持和帮助的基础上,提示调整思路,给予一些必要的心理辅导,改变认知,减轻其应激与焦虑水平。

第五步,帮助当事人制订计划。提供所关心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应付机制,减缓心理冲突,矫正情绪的失衡状态,,提高当事人的应付能力和思维灵活性,并使其相信自己的能力,战胜危机。

第六步,通过进一步沟通,得到当事人行为保证的承诺,必要时把当事人托付给家长,结束危机干预。

危机消除原则

Caplan和Landemann对危机消除的原则进行了研究,Caplan强调了以下三点。

1.帮助当事人接受你的帮助。

2.帮助当事人有所作为地正视和处理危机。对其痛苦和心境表现同情和关注,但切记帮助要真诚;

3.为当事人提供有关的信息。陷入危机的人常需要了解真相,许多人都会产生错觉,夸大危机情境,想象得远比事实糟。

危机消除策略

1.精神支持

使当事人有足够的信心,坚信自己有处理危机的能力,赞同当事人的决定,表明你对他充满信心,有别于假安慰。

2.宣泄

给当事人提供宣泄的机会,有助于疏导那些可能会造成自我毁灭的情感,如愤怒、恐惧、憎恨。

3.希望和乐观精神

选择恰当的时机使当事人看到希望,但不能在当事人处在消极情境中,其精神负担还没完全暴露之前传给其希望和乐观,等于轻视、逃避和否认负担。在精神沮丧的当事人前,先鼓励其诉说心中真实情感,再给予希望和乐观。

4.有选择的倾听

在与当事人交谈时,你的回答有选择性,这就决定了有选择听取他们的交谈。如,你可以忽略对天气和体育的闲聊,但当事人开始谈到情感时,你就可以有所反应。

5.劝告、直接建议和限制

应用劝告建议要谨慎和深思熟虑,否则会因建议而产生消极后果。给建议时取得他们的信任,一般的临时建议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深思熟虑的建议才可能行之有效,建议考虑每个问题的特征,切合实际。

我相信,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总有一个人心系你,会在意你的喜怒哀乐,会担心你的处境安危。可能是你的父母,可能是你的朋友,或许是你并没有注意到的某个人。

每一个生命都承载着它的存在意义,

我们的生命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样可有可无,

或许你觉得自己的生命有裂痕。

但是——

Life has to have cracks in it so that the sun can shine through.

生命必须有裂缝,阳光才照得进来。

愿你比想象中坚强,愿你的生命被阳光照耀。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编辑丨大雯雯 靖哥哥 西米

图片:花瓣网

参考文献:

[1]丁长清.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测与干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8.

[2]孟庆恩. 大学生自杀问题与危机干预的研究[J].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06):430-433.

[3]郭兰,傅安洲,霍绍周. 大学生心理危机及预警系统研究[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63-67.

[4]蔡哲,赵冬梅.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与调解[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4):106-107.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ACT心理危机干预模式
学术 | 国外心理危机干预对我国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的启示
青少年心理危机事件解析(3)校园心理危机干预
灾后心理危机干预
学术 | 国外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综述
教育学部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实施办法
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有哪些
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与方法(68页)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及其应对策略
万千心理·危机干预策略:第七版

网址: 心理危机丨如何进行危机干预?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28998.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心理干预策略减轻儿童和青少年打针
下一篇: 危机事件心理干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