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心理干预策略减轻儿童和青少年打针相关的疼痛和痛苦

心理干预策略减轻儿童和青少年打针相关的疼痛和痛苦

我们纳入了59项试验(本次更新新增20项),涉及5550名受试者。打针操作主要包括静脉穿刺,静脉注射和疫苗注射。研究纳入2至19岁的儿童,几乎没有针对青少年的试验。最常见的心理干预是注意力分散疗法(n=32),联合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n=18)和催眠(n=8)。还包括提供信息或准备(n=4),呼吸(n=4),提供建议(n=3)和记忆改变(n=1)。对照组通常是“标准治疗”,在各项研究中各不相同。在所有研究中,“偏倚风险“评分表明有几个条目都被评为高风险或不确定,最值得注意的是分配隐匿,受试者和结局评价者的盲法以及选择性报告。由于研究的严重的局限性、不一致性和不精确性,我们对证据质量进行降级。

极低质量和低质量的证据支持转移注意力能有效治疗自我报告中的疼痛(n=30, 2802名受试者; SMD=-0.56,95%CI [-0.78, -0.33])和痛苦(n = 4,426名受试者;SMD=-0.82,95%CI [-1.45, -0.18])、观察者报告的疼痛(n=11, 1512名受试者;SMD=-0.62,95%CI [-1.00, -0.23])和痛苦(n=5,1067名受试者;SMD=-0.72,95%CI [-1.41, -0.03])和行为痛苦(n=7,500名受试者;SMD=-0.44,95%CI [-0.84, -0.04])。注意力分散疗法对行为疼痛无效(n=4309名受试者;SMD=-0.33,95%CI [-0.69, 0.03])。非常低质量的证据表明,催眠可有效减少自我报告的疼痛(n=5,176名受试者;SMD=-1.40,95%CI [-2.32, -0.48])和痛苦(n=5,176名受试者;SMD=-2.53,95%CI [-3.93, -1.12])和行为痛苦(n=6,193名受试者;SMD=-1.15,95%CI [-1.76, -0.53]),但不是行为痛苦(n=2, 69名受试者;SMD=-0.38,95%CI [-1.57, 0.81])。没有研究评价催眠治疗在观察者报告的疼痛的状况,只有一项研究评价了观察者报告的痛苦。极低至低质量的证据支持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治疗观察员报告的疼痛(n=4,385名受试者;SMD=-0.52,95%CI [-0.73, -0.30])和行为痛苦(n=11,1105名受试者;SMD=−0.40,95%CI [−0.67, −0.14])的疗效,但不支持自我报告的疼痛(n=14,1359名受试者;SMD=-0.27,95%CI [-0.58, 0.03]),自我报告的痛苦(n=6,234名受试者;SMD=-0.26,95%CI [-0.56, 0.04]),观察员报告的痛苦(n=6,765名受试者;SMD=0.08,95%CI [-0.34, 0.50])或行为疼痛(n=2,95名受试者;SMD=-0.65, 95%CI [-2.36, 1.06])。极低质量的证据显示呼吸干预对自我报告的疼痛有效(n=4298名受试者;SMD=-1.04,95%CI [-1.86, -0.22]),但对其他结局报告的研究极少,无法进行meta 分析。极低质量的证据表明,提供信息或准备(n=4313名受试者)或提供建议(n=3,218名受试者)对于任何疼痛或痛苦的结局均无影响。鉴于只有一项试验,我们不能得出关于记忆改变干预的结论。仅有一项呼吸干预研究中报告有呼吸困难的不良事件。

相关知识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及其应对策略
实验动物福利:识别和减轻实验动物疼痛和痛苦指南
青少年心理危机事件解析(3)校园心理危机干预
学术 | 国外心理危机干预对我国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的启示
儿童疼痛管理
司天梅: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期和干预策略 | CSP2017
专题笔谈│儿童焦虑的认识、预防与应对策略
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家校沟通策略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
灾后心理危机干预

网址: 心理干预策略减轻儿童和青少年打针相关的疼痛和痛苦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28999.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理论、策略和应
下一篇: 心理危机丨如何进行危机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