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再见,考试季——中考考后心理调适·家长篇

再见,考试季——中考考后心理调适·家长篇

中考后每个考生都会经历心理上的变化,特别是从中考结束到被通知录取的这一段时间内,有的尽情放松和玩耍,有的深陷自责和迷茫,可能出现过度放纵、情绪低落、焦虑成绩等“考后综合征”。然而,这些情绪通常会被家长忽视,导致许多考生在“放纵”和“沉默”之间难以平衡好心态而引发心理问题。如何正确释放自己的压力?怎样调节情绪才是最好的方法?怎样平稳渡过考后这段敏感期呢?请您收下心理中心为各位考生和家长准备的这份“考后心理调节小贴士”。

家长篇:做孩子的“避风港

01. 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积极沟通、疏导

作为家长,首先应认识到,无论结果如何,每一个孩子都经过辛勤地努力,经历了人生的一次重要考试,此时需要回归家庭温暖的港湾,进行短暂的憩息,为下一段的人生储备能量,家长应多给予学生生活上的关爱、心灵上的抚慰。其次,中考虽重要,但孩子的身心健康更为重要,一定要多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走进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心态、做积极的引导,以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孩子考出了理想的成绩,固然应该高兴、放松,但也需善意的提醒和督促,引导他们为未来的学习生活做好心理和物质上的准备;孩子考得不理想,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家长不要过度指责、讥讽,甚至埋怨或冷淡,更应积极引导他们正确面对人生的挫折失败。

中考是孩子自己必须面对的一场历练,没考好他们自己更难受,家长应更加包容和鼓励,肯定孩子在备考过程中的努力和坚持,言谈举止中告诉孩子,父母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无论成败,父母对你的爱永无改变。

02. 与孩子共同规划假期安排,要放松、不要放纵

“考试结束一定要睡个痛快,玩个彻底!”这是许多初三学生对中考后生活的“计划”。的确,长时间处于繁重的学业压力之下让许多孩子身心疲惫。所以考后家长可以安排进行一次家庭旅游,让孩子把疲劳和委屈都发泄出来。

然而,放松要有度,不能让孩子考后的生活变得没有任何节制。家长可以在了解孩子考后安排的前提下,与孩子共同规划假期生活,适当提醒孩子保持正常的作息,适当运动,在疫情防控要求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参加休闲娱乐活动,包括看电影、听音乐、短途旅游、逛图书馆博物馆等。

带孩子或者建议孩子自己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或公益活动,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孩子到自己的工作单位参观、体验,让孩子有机会去体验学习以外的生活以及锻炼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在各种体验中探寻自己的职业理想,开启生涯规划的大门。

中考是漫漫人生旅途中的一站,未来孩子们将要继续迎接新的挑战,所以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孩子锻炼意志品质、认识自我、坚定理想。

03. 做好高一入学准备,践行终身学习的观念

中考是人生中的第一个台阶,又是高中新旅程的起点。今年的假期因为疫情的缘故比往年短了许多,一个多月后,大多数孩子又要再次投入新阶段的学习生活中去,在此之前,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做好准备。比如,以身作则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学习惯,或是鼓励孩子把自己目前的学习方法疏理一下,总结经验教训,摸索更好、更科学、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绝不会因为某次考试的结束就戛然而止。相反,继续保持学习的好习惯、学习新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才能让孩子在未来走得更稳。因此在此期间,也可以给孩子购买一些他感兴趣的书籍或与他的兴趣爱好相关的书籍来继续学习,以便在开学后能继续保持对学习的热情。

04. 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孩子在中考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应激反应,比如情绪低落、烦躁、食欲减退、失眠等,一般情况下两周左右能逐渐缓解。如果孩子上述不适持续长时间存在,症状进行性加重,同时出现抑郁、疲劳、话少、轻生想法等表现,家长需提高警惕,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培元中学心理(生命)教育中心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心暖万家(十四)| 积极心态 未来可期——中考放榜后心理调适指南
高考后考生如何做好心理调适?专家巧解考后10个心结
高考后,如何进行心理调适|科普时间
阳光心理 快乐期末——小学生期末应考心理调适指南
天桃翠竹中考备考心理辅导手册
乐群:心理中心举办专转本考前心理调适讲座
考生心理加油站|我和“六月”有个约会 ——考试和复习心理调适八大技巧
乐享暑期,心理调适指南 | 林百欣科技中专
切实帮助高三学生做好心理调适
绘画心理调适

网址: 再见,考试季——中考考后心理调适·家长篇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37415.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大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问题及调适
下一篇: 教师心理压力自我调适的九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