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主讲人:云南省精神病医院 杨明丽)。点击下方直接预约↓↓
导语
老年人走失频发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中国老年人走失事件频发,走失数量日渐增多。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走失老人约有50万人,平均每天约走失1370人[1]。
失智成为主要原因 老年患者中主要是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国际组织预计,到2050年,将有1.315亿老年人受到阿尔茨海默病(AD)的影响[5]。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估计,60%的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会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在社区中走失[6]。McShane等人(1998)在一项为期10年的社区居住样本研究中,从护理人员的报告中指出,35%的痴呆症患者至少迷路一次,5%的人反复迷路[7]。
老年人走失后后果尤为严重 关注老年人走失问题,不仅是因为老年人走失数量巨大,而且是因为老年人走失后果严重。一般而言,老年人走失后致死概率较大[2]。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老年人走失后会面临低温、脱水、溺水、高处坠落等危及生命的危险[3]。走失不仅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也给照顾者、家庭带来严重影响。同时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医疗秩序,加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4]。
住院病人走失上升为患者安全问题 与社区老人相比,住院老人是一群有特定疾病的,正在等待或正在接受治疗,需要护理人员照顾的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一旦走失后果更加严重。 有报道显示因患者走失而导致医患纠纷事件[9],已成为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严重的不良事件之一。
急需系统干预 文献显示,我国大部分医院缺乏患者走失风险评估、预防及应急预案等措施[10]。我国住院患者走失风险管理缺乏计划性、组织性和协调性。一些国家已经将住院患者上升到患者安全目标,如美国医院评审联合委员会发布的《2018年患者安全目标》中就明确规定[8]医院要防范有走失风险的患者。我国虽然尚未列入患者安全目标管理范畴中,但对评估与干预的系统管理呼声日益变大。
目标引导下的走失风险人群管理
1
现状vs改进目标
根据近5年我院走失风险病人管理现状,结合我院护理评估、措施落实率相关要求以及项目组成员学历、工作年限、品管圈经验值确定改进目标
(一)住院走失风险患者不发生走失。
(二)住院患者走失风险评估正确率100%。
(三)住院期间防走失干预措施落实率≥90%。
(四)走失风险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措施落实率≥80%。
2
实施步骤
问题一:改善前我院无走失风险筛查统一标准,评估正确率为79.44%。
措施一:制定住院患者走失风险筛查标准,细化评估流程与方法。
1.制定住院患者走失风险筛查标准,将走失风险评估统一化。采用循证护理思路,通过关键词检索,论文筛选,证据总结,障碍因素分析,临床转化等制定医院走失风险筛查标准共5项(既往走失史、器质性病变等),制作“一种老年病人走失风险评估转盘”使住院患者走失风险筛查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简便性。
2.细化住院患者走失风险评估时机、内容,将走失风险评估流程化。走失风险口袋评估小手册-走失风险评估流程图。
3.设计制作住院患者走失风险口袋评估小手册,将走失评估具体化。绘制人、时、空定向力评估思维导图;依据BI评估项目设计统一指令操作示意图,此示意图由相关联的三个指令操作完成,如修饰(拿起梳子、梳头、照镜子),既统一了指令操作,又锻炼了患者的自理能力;与药剂科共同制定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目录。将上述内容制作成走失风险口袋评估小手册,放于每组治疗车,确保评估资料可及性,便捷性。
问题二:改善前我院住院患者防走失干预措施落实率为80.08%。
措施二:修订走失管理制度,使住院患者走失管理制度化。
1.制定住院走失风险人群集束化干预措施。①汇报:经评估为走失风险人群,当班护士立即汇报护士长、医生;②巡视:将病人调至接近护士站的病室、每小时巡视、每班交接;③记录:设置护理问题记录模板、每班交接患者行踪、列入SBAR电子交班;④标识:病人腕带粘贴绿色警示条、书写联系电话、协助穿醒目颜色病员服、留取照片标注体貌特征;⑤智能化:佩戴GPS定位器、使用离床报警垫、病区实行24小时门禁管理;⑥教育:告知家属患者可能发生走失风险,要求家属24小时陪护并在《住院须知》签名、列入教育计划实施防走失教育。
2.制定住院病人走失处理流程。
问题三:改善前我院走失风险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措施落实率为61.20%。
措施三:实施出院计划关键任务的防走失干预策略。
1.入院24h内实施出院计划需求评估,对走失风险人群制定出院计划实施流程。设计出院计划高需求评估量表,制定标准化流程图。
2.住院期间制定与实施走失风险人群出院计划干预对策。开展居家防走失照护技巧训练营、制作护士使用的宣教思维导图、走失风险持续评估、走失风险人群个案管理建档。
3.出院前24h-出院后72h对走失风险人群实施居家环境适应个性化指导。通过云视讯、3D平面动态展示、视频对话等进行个性化定制居家环境指导。
3
改进成效
(一) 近三年医院走失风险病人发生走失事件1例(24小时内及时找回),2020年5月-2021年5月住院走失风险患者走失事件发生例次为0例,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二)住院患者走失风险评估正确率达100%;制定住院患者走失风险筛查标准,将走失风险评估统一化;绘制走失风险评估流程图,将走失风险评估流程化;制作走失风险口袋评估小手册,将走失评估具体化。
(三)住院期间防走失干预措施落实率达95.2%;修订走失管理制度,对住院走失风险人群采取集束化干预措施并绘制走失预防处理流程。
(四)走失风险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措施落实率达85.29%;实施走失风险人群出院计划关键任务(入院24h内、住院期间、出院前24h-出院后72h)防走失干预策略,使走失管理全程化,实现走失风险人群家庭化看护。
(六)标准化文件:病人走失风险筛查标准、病人走失管理制度、走失风险口袋评估小手册。
4
建议推广的价值点
(一)病人走失风险筛查标准可以既准确又快速筛查出走失风险人群。
(二)走失预防与处理流程图简洁明了,便于护士掌握。
(三)创新“走失风险人群全程无缝隙”管理模式,使患者回归家庭。
参考文献:
[2] 彭青云,赵向红,魏思佳.老年人走失及其社会支持系统构建[J].中州学刊,2019(12):89-93.
[3] Ksenija Butorac,Marijan Superina,et al.Developing Police Search Strat
egies for Elderly Missing Persons in Croatia.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and Security,2017,No.1,pp.24-45.
[4] 周小炫,谢敏,陶静,等.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的研究和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6):694-696.
[5] Prince M, Wimo A, Maelenn G, et al. The global impact of dementia. An analysis of prevalence, incidence, cost & trends. London (UK): Kings College, The World Alzeimer Report 2015.
[6] Statistics and prevalence of Alzheimer’s disease. Alzheimer’s Disease and Related Disorders Association,
Chicago: 1998.
[7] Mcshane, R., Gedling, K., Keane, J., Fairburn, C., Jacoby, R., & Hope, T. (1998). Getting lost: A longitudinal
[8] 宁俊红,徐媛,刘雪梅,等.基于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标准的非公立医院药事管理工作实践[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 4):90-92.
[9] 尹慧梅,段又月,全凤英.住院患者走失原因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3):3.
[10] 何炼英,张荀芳,徐亚琴.项目管理在预防老年痴呆住院患者走失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 28) : 4077,4081.
来源:全国护理质量促进联盟
供稿单位: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加群 :各种专科护理微信群,赶紧加入
投稿 :欢迎护士相关的原创稿件投稿
e课: 邀约护理专家和达人加入
关注 :按护士科室分类的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住院患者走失风险人群识别及干预策略
全国30%—50%住院患者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
精神分裂症早期预防与干预策略
司天梅: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期和干预策略 | CSP2017
智能AI在心理健康领域的情绪识别与干预策略
国外训练伤风险干预策略
孤独谱系障碍儿童 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干预策略
危机事件心理干预策略
高血压的干预策略是()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及其应对策略
网址: 住院患者走失风险人群识别及干预策略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42282.html
上一篇: 谈如何加强年轻干部的七种能力 |
下一篇: 3E干预策略能给你的服务带来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