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常用行为干预策略与方法
1.政策干预
政府、机构或社区可通过出台政策法规等支持促进健康行为的产生和维持。政策干预是指采用出台政策或相关规定的方法对人们的行为施加影响,使之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转化的过程。如颁布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法规,规定进入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的劳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出台婴幼儿全程免费免疫接种的政策,出台免费住院分娩的政策等,都是促使相关人群采纳健康行为的重要干预策略。
2.环境干预
人们的行为与所处环境密切相关,在改变人们行为的努力中,要注意运用环境干预策略,也就是要将环境的改造和建设与行为改变联系起来。人们的行为不仅受到自然生态环境和食品、饮水、交通、居住、生活设施等物质环境的影响,也会受到政治、文化、宗教、生活习俗、社会价值、人际关系、服务提供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通过改善这些环境因素可有效影响人们的行为改变。
3.信息干预
通过采取教育、传播、咨询等措施,为人们提供有益于行为改变或维持的知识、信息,以促使人们形成促使行为改变或维持的态度、意识、价值观、掌握健康技能等,最终促使人们的行为发生改变。
相关知识
二、心理干预策略
【理论前沿】障碍学生行为干预后果策略的设计与实施
危机事件心理干预策略
多动症干预策略:改善生活方式与行为干预
孤独谱系障碍儿童 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干预策略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及其应对策略
兽医心理健康与动物行为干预考试考核试卷.docx
万千心理·危机干预策略:第七版
【第二期】策略式干预:一种“给建议”的治疗方法
原创 公认的有效的自闭症干预方法有哪些?如何选择?
网址: 二、常用行为干预策略与方法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42406.html
上一篇: 多动症干预的基本方法 |
下一篇: 儿童伤害的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