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浅谈注意力缺陷

浅谈注意力缺陷

浅谈注意力缺陷

经常能听到家长和老师说,某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注意力缺陷,有多动症。

但凡一个孩子好动一点,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这个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缺陷的标签很快会被贴上。

老师只要对家长说:“你这孩子上课都没法上,注意力不集中,老神游。。。”,家长立刻如得到指示一样,马上联想:“会不会是多动症?多动症造成的!多动症孩子一般会有注意力缺陷。”。

于是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缺陷便如同膏药一样,贴在孩子身上,家长和老师怎么看都觉得这个孩子就是这样,注意力不集中,横看竖看,都觉得这个孩子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呢!

多动症孩子的注意力缺陷是指注意力较难集中和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并且容易飘走,并非完全指注意力片刻不能集中。

打个比方,比如,别的同龄孩子注意力可以集中的时间是1分钟,而有注意力缺陷的孩子注意力可以集中的时间大概就是20秒左右。别的同龄孩子注意力集中1分钟后,有可能会飘走一下再回来,那么有注意力缺陷的孩子大概就是集中20秒钟后,注意力飘走,然后再回来。

人的注意力并不是天生的,我们后天的努力会延长我们的注意力时间,提高我们的专注力。而什么能提高我们对一件事情的注意力和专注度呢?兴趣、爱好和喜欢,喜欢是最好的老师,喜欢自然会有兴趣,有兴趣自然会增加注意力的集中度,增强和提高专注度。

尹建莉:说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是一种错误论断。如果一件事情本身尚有魅力,能吸引孩子,孩子自然会投入注意力。好老师用自己的讲课魅力吸引学生,喜欢给孩子扣上“注意力不集中”帽子的老师,往往是那些水平较差的老师。强迫孩子“集中注意力”,从长远来看,只能让他心思涣散,更不能专注于一件事情上,到头来严重影响成绩。

人的一生很多种情况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比如状态不好的时候,比如对某个东西没有兴趣的时候,比如就不想集中注意力的时候,我们成年人不也经常有这种情况吗?

曾经有一个家长,分别在海夫人微信公众号,海夫人新浪微博,海夫人QQ小窗留言发信息,问:“海夫人,我儿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多动症,影响了学习,医生开了药,医生说吃点药有帮助,我要不要给孩子吃药呢?”,我的回复就是建议她看海夫人的相关文章,当时我推荐了好几篇,其中最有说服力的当属那篇《阳光总在风雨后》(这篇文章收录于海夫人第二本书《看见才是爱》中)。家长开始也是为了拼命改善和提高所谓的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选择了吃药,结果并没有改善孩子的注意力,反而让孩子更难受,状态更糟糕,因为家长始终太焦虑,整天盯着成绩,反而忽略了最该保证的日常生活。家长后来听从我的建议停药,从自身开始调整,当家长不再焦虑,孩子的情况也开始慢慢好转。

这个留言的家长后来又追到我在上海的主题讲座现场,来了问的依旧是这个问题“海夫人,我儿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多动症,影响了学习,医生开了药,医生说吃点药有帮助,我要不要给孩子吃药呢?”。

这个家长关心的真是孩子本身吗?不是,家长关心的是学习成绩,家长认为注意力不集中会影响学习成绩,因此注意力不集中就是问题,就是多动症,所以得吃药。

我的另一个咨询个例,曾经大到苦水,说他的孩子有多动症,抽动症,有注意力缺陷、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属于碎片化的记忆模式,让她很烦恼,孩子学习不好。

我当时非常耐心的跟她分享了我自己孩子的情况。

我儿子是抽动症并发多动症,我的观察是这个注意力缺陷就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也就是注意力很容易飘走,比如普通孩子注意力是1分钟,那么有注意力缺陷的可能就是20秒或者40秒。

这个对学习的影响我的观察是,有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孩子影响不大,也就是100分和85分的差距。比如我儿子,如果没有这个影响最好可以考100分,有了这个所谓注意力缺陷的影响只能考85分。

对没有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欠佳的影响看起来稍微大些,但很多时候是家长愿意这么想,因为我接触的因为注意力缺陷吃药的,吃药后成绩提高不明显,少部分从60分提高到70分,大部分没有变化。

我儿子以前也跟我说过他的注意力,容易走神、飘走。每次我都是很平常的态度,告诉他很正常,每个人的注意力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注意力缺陷并不是注意力无法集中,而是注意力较难集中或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飘走,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因人而异。不喜欢学习或者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即便没有注意力缺陷,学习成绩一样一般。只是注意力缺陷会导致家长焦虑,把这个当成所有原因。

当我分享完我自己孩子的情况,我的这个咨询个例说,她儿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注意力是没有问题的,可以保持专注,并且时间不短。

注意力和专注投入的关联

还有,目前诊断多动症,标准是什么?诊断注意力缺陷,依据的又是什么?

我在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分别经历过注意力受到影响的情况,就是注意力很难集中,经常会出现神思恍惚的情况。

小学和初中分别经历的这两个时间段,我的成绩都受到影响,影响就是会从班级前五,掉到十来名的样子,但是当这个阶段过去,成绩依旧会赶上去。

我有印象,我在小学和初中经历的这两个阶段,都是因为我的原生家庭出现大的矛盾、纠葛,甚至出现危机的情况,我父母关系紧张、不和谐,那个时候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我的注意力,还有其他方面。

我的注意力和专注度后来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提高的呢?很简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全情投入的去做。比如我的看书和码文字的习惯一直都坚持着;比如我用文字的方式分享抽动症的行为持续了十来年。这些具体的事情,这些投入了我的全部热诚、并积极融入的状态,极大的延长了我的注意力,提高了我的专注度。

武志红:投入的时间维系长度,决定了你的境界。对此,蔡志忠有一段很牛逼的表达。他说,当你能专注二十分钟时,它的价值,不是专注十分钟的一倍,而是几何指数的增长。同样的,当你能专注一小时时,它的价值,和专注十分钟已不可同日而语,更不用说能专注一天,甚至数月数年。以此类推,如果你在专注于一件事一生,那你会抵达无人之境。

因此,最重要的,是保护你的专注,以及不让时间被切成碎片。

其实,专注就是你和一个事物建立了深度关系,这时候会有心流产生,而专注时间越长,心流的质量和宽度深度都会飙升。

一切价值,都来自于,你作为一个存在,和另一个存在,建立的关系的深度。

你拥有持续专注的二十分钟,价值不是两个持续专注的十分钟,而会是四个。

必须吐槽一下:中国父母和老师,对破坏孩子的专注有瘾,而他们还特别希望,能培养孩子的专注。

现代社会一个人最幸运的应该就是能够保持自己的天然体,这个天然体也包括我们与生俱来的注意力。当一个孩子兴致勃勃、全神贯注玩耍的时候:吹气泡、把球球往篮筐里扔、攀爬、在沙滩上用湿沙子做堡垒、对色彩发生了兴趣去观察等等,这个时候孩子都是在兴趣的引领下,动用自己天然本能的注意力在探索, 但是很不幸,当孩子们这样的时候,很少有家长认为孩子在天然本能的发展注意力,而多数家长会说:“看,整天不知道学习,光会淘气”。

现代社会,后天的我们基本都被碎片化,或者正在被碎片化,我们的天然体遭到破坏,这其中对孩子而言首当其冲的就是注意力,因为家长或者老师会在孩子完全没兴趣的情况下,强迫孩子去注意力集中的学习,这种强迫的方式并不能让孩子真的因此注意力就集中起来,反而会以一种野蛮切割的方式碎片化孩子的注意力。

亲戚孩子的“注意力缺陷”

我的一个亲戚,曾经领着5岁的女儿,让我帮忙看看,家长说,幼儿园老师说,孩子在班上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还建议家长带去医院看看,是不是多动症,有注意力缺陷。

我领着这个5岁的孩子玩了一整天,我讲故事给她听,她叽叽喳喳和我说话,一会拉着我看地上的蚂蚁,一会突然想起有趣的事情便开始前言不搭后语的表达,这是一个内心开放状态良好的孩子。

从始至终,我配合着孩子的节奏,从未打断过孩子,比如,我讲故事的时候,孩子不会一直看着我,专注的听,她的注意力会飘走,这个时候我会稍微停下来,看看孩子,观察孩子的兴趣点跑那去了,然后我会用更夸张渲染的方式接着讲,吸引孩子看着我,继续听故事。

其实这个孩子听故事的方式,和我儿子小时候我教他看图识字的过程是一样的 ,表面看孩子心不在焉,东张西望,好像根本没认真听,其实孩子通过自身天然体的链接能力,从听到的故事内容(大部分内容是听到了,少部分注意力飘走的情况可能没听全)连贯出了整个故事,因为当我讲完以后,我有问她,这个故事是否有趣,里面的小动物,那个是她最喜欢的。

晚上,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我告诉家长,不必担心,孩子是有点多动,坐不住,注意力也必然容易飘走,但是并不影响什么,不要人为强力的去破坏孩子的什么状态,而是循循善诱、良好的引导,让孩子按着自己的节奏发展。

听了我的话,家长松了口气,家长说是觉得孩子没什么,我教她什么她都学的很快,只是她不肯老老实实坐着,估计幼儿园老师烦。

海夫人:无论是注意力缺陷还是其他的什么,帮助孩子的前提是不破坏孩子自身的天然体,不破坏损坏孩子自身自然的状态,如果家长的做法导致的是破坏和损坏,那么只会导致孩子在现有情况下越来越糟糕。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浅谈注意力缺陷
小孩注意力缺陷的特征
儿童注意力缺陷的表现
注意力缺陷三种表现形式
过度专注的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如何与过度专注的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共存
孤独症儿童的共同注意力缺陷
学习障碍和注意力缺陷的关系
儿童注意力缺陷的表现有哪些
儿童注意力缺陷的前世今生
儿童注意力缺陷障碍的表现有哪些

网址: 浅谈注意力缺陷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52654.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学习障碍和注意力缺陷的关系
下一篇: 专题笔谈│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