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环境界理论,在克斯库尔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提出的时候几乎不被认可。他是动物学家,也应该是科学家。当时的科学必须以唯物论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也就是说,世界上实际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事物,而且我们也认可它们的存在。如果不是实际存在的也就不能算是科学。 与之相反的观点应该是康德的唯心论吧。按照康德的观点,我们认可的事物就是存在的,但是仅靠这点不能成为科学。所以当时一般流派都认为科学不能是康德性质的,必须是唯物论的性质。 在那种背景下克斯库尔主张由主体认知的事物构成的世界才具有意义。这完全不是唯物论,是极其康德性的观点。所以人们帯有反感地认为用这样的方法科学无法进步,也不能以这样的形式从事科学工作。因此乌克斯库尔尽管是动物学家,却最终没有能够成为大学的正式教师。 但是后来一直有人存在这样的疑问并不断地思考:如果不用这样的观点,我们怎么去了解生物 世界? 特别是在动物行为学中,这是重大的问题。动物都会有某种行为。为什么会有那些行为?以怎样的机制行动?动物们在做那些行为时带着怎样的认知?又是如何构建世界的?如果不思考这些问题,我们就无法理解动物的行为。于是,鸟克斯库尔的环境界理论逐渐变得越来越有意义。引自 030 动物行为产生的理由
38人阅读
相关知识
【孙江】从“非人类中心主义”看动物权利的理论基础
【汤明洁】从权力技术反思动物伦理困境——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
关于禁止虐待动物的伦理依据讨论!
动物权利之康德式辩护的法哲学意涵是什么?
..::朱 振:论动物权利在法律上的可能性
郭鹏 | 动物伦理与立法:几种误读(下)
西方动物伦理浅析从人类中心主义到动物同情论
马庆评《人性的镜子》|动情生活的能力:从动物到人的伦理思索
刘玮丨规范伦理学视角下的动物保护
王林亚︱解放动物何以可能?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
网址: 唯物论与康德主义:动物行为产生的理由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84198.html
上一篇: 行为哲学分析 |
下一篇: “社会论”——行为科学的哲学概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