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训练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科目的训练,使犬养成根据训导员的指挥和付与它的嗅源气味,在地面上寻找与嗅源气味相同的迹线,并沿着这一迹线进行追踪和获得与气源气味相同的物品或人的能力。
二.口令与手势:
追踪、嗅源的口令是:“嗅嗅”。
手势:以右手食指指向被嗅认的嗅源和迹线。
三.训练方法:
追踪训练分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骤:培养犬根据口令能嗅认的嗅源和迹线,能积极向下嗅认,对主人的迹线气味进行追踪的能力。
其方法是:训导员将犬带到比较清静的训练地点,使犬游散和熟悉环境,然后将犬拴好,用能引起犬兴奋的物品逗引犬,当犬有获取物品的表现时,训导员就离开犬,顺着风向以拖步走路的方法构成一条长达30—50米的弧形迹线,将物品放在迹线终点的地面上,然后再沿着原线返回,以加浓迹线气味,接着将犬带到迹线起点约50厘米处,左手牵训练绳(离脖圈约20—30厘米的地方),右手指向起点嗅源(足迹),用普通音调发出“嗅嗅”的口令,当犬积极嗅认起点嗅源时,要及时发“好”的口令奖励犬,并继续指着迹线,使犬向前嗅认,一直引送犬沿迹线嗅到终点,在追踪途中,应间歇适当地重复“嗅”的口令,当犬能积极向下嗅认时,用“好”的口令予以奖励,到达终点后,当犬发现物品并能主动衔取时,应及时予以抚拍奖励,并将物品接过来再抛出去让犬衔取,以提高犬的兴奋性。
展开剩余32%
为了加速这一基本能力的养成,可根据犬的兴奋程度,在同一训练时间内,按照上述方法,重复训练2—3次。
当犬经过若干次的训练,能主动兴奋地根据迹线气味进行追踪时,即可减少或取消用物品逗引。迹线长短因犬而宜,长短交替,逐渐延长到500米左右,并增加迹线的弯度和角度,如半圆、钝角、直角、锐角弯度等。当迹线延长至2000米以上时,应在迹线中途增放1—2个遗留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