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其常用的鼠疫血清学检测方法有间接血凝法(P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HSA)、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荧光抗体法(FA)等。
1、间接血凝法(PHA):PHA是一种检测体内抗体的方法,可以检测血中的F1抗体。感染后5-7天开始出现阳性反应,2-4周达到高峰,可持续4年。这种方法常用于回顾性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HSA):EHSA是一种检测F1抗体的方法,其检测滴度在1:400以上则为阳性,通常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
3、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RIP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检测微量的F1抗体,可追溯已经康复多年的鼠疫患者,用于追溯诊断及免疫学研究;
4、荧光抗体法(FA):FA是一种应用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体血清检测可疑标本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鼠疫。
参考资料:[1]史昌河主编. 传染病新治[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15.04.
相关知识
鼠疫怎么检查?
老鼠得鼠疫的症状有哪些
健康科普 | 鼠疫防控综合版
鼠疫的症状
鼠疫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鼠疫防治科普知识
实验动物检测方法
鼠疫的治疗有哪些
防治鼠疫的办法
鼠疫防控:宠物鼠疫预防措施
网址: 鼠疫可进行哪些血清学检测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28901.html
上一篇: 用七巧板拼成动物的图片。 |
下一篇: 猫咪体检项目有哪些 猫咪体检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