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在北工大不用羡慕别人家的辅导员!廖满媛获评“第十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

在北工大不用羡慕别人家的辅导员!廖满媛获评“第十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

6月23日-25日,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人事司主办的第七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决赛暨2018年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现场会在中南大学召开。会议揭晓了 “第十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结果,对获得荣誉的辅导员进行了表彰。北工大辅导员廖满媛获评“第十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这是北工大辅导员在该项评审中获得的最好成绩。

“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推选展示活动由教育部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分会和中国教育报承办,至今已举办十届。该项活动有效发挥了高校辅导员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典型激励和示范引领作用,面向全社会,充分展示了高校辅导员坚定的政治信念,优良的师德师风,过硬的专业能力,突出的育人实效,成为牵动社会、深入辅导员人心、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影响深远的重要品牌。在今年的评选中,全国各地、各高校共推荐267名辅导员参评,经过资格审查、全过程匿名评审、实地考察等环节,最终评出10名年度人物、39名年度人物提名和149名年度人物入围。

廖满媛,北工大生命学院辅导员,从事辅导员工作16载,通过广实践、强聚焦与铸品牌的个性化途径,用激情与付出点燃青年成长的希望,用理想与情怀坚定辅导员专业化成长的信心。广实践,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自任辅导员以来,她带过近100个班级,送走近2000名毕业生,通过为学生搭建学术与思想的双提升平台,努力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编写了《新生适应案例集》和《考研访谈录》等手册;考研传承计划效果良好,获得了第一届北工大“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奖(个人)一等奖”。强聚焦,做学生成长的知心人。自2008年开始,她持续聚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坚持学习,个人获得多个职业指导资格证书;坚持研究,主持科研项目10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5篇,主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等4部书籍;坚持实践,探索大学与中小学及企业的衔接途径,为中小学开展公益讲座达20余场,同时搭建在校学生与生命科学的校友的交流平台以及与亦庄生物园优质企业的多个平台,为全院学生的就业与实习提供有力支持。她所在的学院连续多年获校“就业先进集体”,个人多次获校“就业先进个人”。铸品牌,做辅导员专业化的践行者。她于2015年联合四所高校,作为负责人创立了“指南针”生涯规划工作室,构建大学生生涯规划落地系统。“指南针”生涯规划工作室在2017年晋级为北京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同时孵化了两个校级工作室;已为校内外近3000人次学生提供精细、专业的辅导,积累了大量成功案例。“指南针”生涯规划工作室的微信平台推出超15万宣传文字,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与提高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相关成果得到《北京教育》和多所高校的关注与借鉴。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从2002年硕士毕业留校担任学生辅导员至今,廖满媛老师已在工作岗位上奋斗了十六年。这些年来她细致专业,不断创新进取。2018年,她成功入选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候选人提名。时钟滴答,十六载岁月在她身上留下的不止丰富的经验,还有对生活点滴细节的明悟与了然。褪去从前的青涩与迷茫,现在的她,和风细雨中坚持笃定,专业果断中温润良善。

拨开迷茫,发现职业价值

2002年,刚刚硕士毕业的廖满媛老师选择成为一名学生辅导员。彼时,学生辅导员这一职业还未得到如今的重视,许多人对她的选择表示质疑,认为一个化学专业毕业的硕士来当学生辅导员,实在有些屈才。面对外界的压力,廖满媛老师自己也努力寻找着她的职业价值。直到入职第二年一次学生事务国际研讨会中,她听到一位领导这样评价学生事务:“我们始终要用研究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事务。”这句话令当时的她醍醐灌顶,即使十几年后仍然记忆尤深。在后来的工作中,她也不断践行着这一准则。

辅导员事务范围广泛,内容冗杂,如何从中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呢?2009年,她参加的北京高校辅导员发展辅导培训让她找到了自己心仪且热爱的领域——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在她看来,进行辅导员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要扎根一个领域,潜心专注地进行研究与实践,从而向深处挖掘、不断发展。

探索专业,创新工作方法

虽然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但当她投入研究时,却遇到了难题——学生辅导员的工作纷繁复杂,怎样才能从事务中抽身进行学习、研究呢?面对这个问题,廖满媛老师在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中,归纳出了她的一套方法:理清事务的条理,从表象分析本质,看上去不同的问题本质可能是相同的,当类似情景出现时,就可以选择一个统一原则进行解决。清晰的思维网络和处理逻辑极大地提高了她的工作效率,工作中的各种案例也为她的研究带来了可供参考的资料。

工作成果丰厚

经过近十年的学习与研究,廖满媛老师逐渐发现,仅提供给学生理论上的支持和指导是远远不够的。想要真正实现对接学生需求、提高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能力,就需要将指导教学落地,让职业规划进入学生生活。另一方面,为适应辅导员向专业化、职业化与专家化方向发展的需要,在学校的支持下,廖满媛老师组建团队,于2015年创建了北京工业大学“指南针”生涯规划工作室。目前,工作室通过线上线下整合运营,搭建了自我管理训练营、团体工作坊、“一对一”咨询、人物访谈、企业参观与音频微课等多种形式的指导平台。2017年底,工作室成功晋升为北京市高校辅导员工作室。谈及工作室的未来规划,廖满媛老师说,工作室将走向平台资源共享的方向,真正发挥辅导员工作室的引领与示范作用。

沐风栉雨,笃定前行道路

十六年来在岗位上的坚守与探索,“辅导员”对廖满媛老师而言已远不止一份职业。这些经历让她认清了自己是谁、想要什么。谈及在工作中的成长,她感叹:“这份职业让我的人生更加丰盈了。”辅导员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她需要与各种特质的学生进行交流,体察他们的需求,尊重他们的差异,理解他们的选择。这样的工作环境让她在纷扰俗世中平静下来,从中体悟到生命需要觉察,更需要包容。

亦师亦友 桃李芬芳

“我和学生们的关系是亦师亦友,是互相滋养的过程。”聊到她的学生们时,廖满媛老师扬起嘴角,笑出了月牙眼。人是生来孤独的,但她从年轻的生命中获得共鸣,感受他们的低落、他们的沸腾。今后她更将怀着一腔热情与坚持,朝着远方,风雨兼程。

采 访:蒋博雯、赖楠

文 字:赖楠

排 版:赖楠

责任编辑:刘潇、赵艳阳

版权声明:工小V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工业大学官方微信哦~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辅导员如何做好奖助评优工作?
【辅导员沙龙第三期】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参赛者经验分享
高校青年辅导员主观职业成功与幸福感的关系
辅导员说 | “四聚”突出过程管理,强化评奖评优的育人作用
高校辅导员应对学生心理危机的方法和途径的探索
致辅导员丨“四聚”突出过程管理,强化评奖评优的育人作用
不再羡慕别人家 宠物摄影入门全攻略
第十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
庆祝第40个教师节我省开展系列活动——发起“为教师亮灯”公益活动
我校自行车代表队在第七届全国高校山地车赛中获佳绩

网址: 在北工大不用羡慕别人家的辅导员!廖满媛获评“第十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41054.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天津爱薇医疗美容门诊招聘信息」
下一篇: 泉新小学厉害了! ——济南市槐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