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精准扶贫脱贫开展一年半以来,战斗在基层一线的干部呕心沥血、殚精竭力。上级层层加压,动辄加班熬夜,干部们接到任务后马不停蹄,他们在多年的锤炼中习惯了“听党指挥”,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基层干部权力无限小,责任无限大,最弱的肩膀也要扛最重的担。当“干多干少都一样”“负能量在阴暗的土壤滋生”的时候,正向激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让干部一线扶贫有奔头,真正落实激励制度,我认为是未来做好扶贫工作的关键前提。
1、待遇保障:扶贫干部是上级政策的最终执行者,他们的效率和敬业可以减轻领导的负担、提升工作的效能。他们有大局观念,也不欠缺服务意识。每当夜深人静,加班熬夜的是基层扶贫干部;炎炎酷暑,下乡入户的是基层扶贫干部;每个干部,吃住在乡村,为乡村付出的辛劳比为家庭付出的还多。个中辛苦是外人不解的,这些只有基层干部最有发言权。因此,深入一线的扶贫干部,获得相应对等的精神、物质慰藉,合情合理合规,处在脱贫的攻坚克难时期,有效的奖励激励干部,才能更好更快更圆满的完成区域内脱贫的重任。
2、人文关怀: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说过:“企业最好的资产是人”。同样,在保障日常工作同时,干部短期轮休、享有年假则能体现出单位的人文情怀,“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扶贫干部以脑力劳力为主、体力劳动为辅,享有休息权,才能快速激发干部干事的潜能,这种人文关怀,也是单位保持活力的不竭源泉。
3、容错纠错:近期央视播放的纪录片《苏东坡》,把1061年错播成1601年,让宋仁宗时期的苏东坡穿越到了明万历年间。在扶贫工作中,失误很难回避,不去追根朔源失误是谁造成的,而把精力用在怎样积极去纠错、补错上面,是用人干事制度的灵活,是领导为人处事的气度,也是有错干部自省自觉的机会。“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我相信,只有在待遇保障、人文关怀、容错纠错三方面正向激励。才能让干部一线扶贫有奔头、有甜头、有劲头。
总之,实现到2020年解决区域性整体脱贫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在这个攻坚克难的战场上,要增加贫困群众的获得感,不仅要增强战斗在扶贫一线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要让打扶贫硬仗的人有更多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转自《淳化宣传》
关 于 我 们
本月编辑:沧浪之水
编辑微信:wx727455204
说 明:本公众号欢迎文学、旅游、书画、美食、民俗等各类原创稿件,附带照片最佳,《仲山》副刊将择优刊发。投稿即视为作者原创,一切文责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公众号之图片,未注明来源者,皆来自网络)
赞赏声明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坚持政治引领 强化正向激励
从严加强干部监督管理 正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脱贫攻坚典型】两个带头人带动、特色产业主攻、党建引领促脱贫
镜头丨一线监督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强化正向激励!国企改革实践出真招
昌乐残疾小伙儿学养宠物鼠增收脱贫
太原社区干部的“防疫守门人”日记
心理健康讲座走进干部大讲坛
“干部夜校:基层干部心理健康讲座”开课
东安这四个村的干部,工作失职,被纪委处分…
网址: 让干部一线扶贫有奔头——浅谈如何正向激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15312.html
上一篇: 苏州标志设计公司 |
下一篇: 什么是正向激励和反向激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