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第二师28团梨华中学 杨清华
【摘要】对于小学一年级新生而言,因为刚从幼儿园转入到小学,在学习习惯、心智方面均存在不适应特征,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因为今年疫情原因导致许多一年级新生在没有进入学前班的情况下直接进入小学,这一较大跨度的转变导致许多学生都很难适应,从而呈现出了心理转换问题。对此,基于一年级新生入学后无法适应小学生活的原因,本文探讨几点行之有效的心理转换和辅导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教育;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性;心理转换和辅导
0.引言
对于刚踏入小学的一年级新生,心理是相对复杂的,对于新环境、新角色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望相对比较强烈,这一阶段的教学任务在于让学生热爱小学并促使其因为成为小学生而感到骄傲与自豪。部分小学生因为怀念幼儿园单纯、愉快的生活,甚至还会出现厌学的情绪,情绪适应不良现象非常普遍,其主要体现在小学生游戏活动时间短、上课时间长、作业多。对此,探讨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性的心理转换和辅导具备显著教育价值。
1.借助环境强化心理教育
基于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入学适应性问题根源,可以按照教育部颁布的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可提出关于小学生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内容,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新环境、新集体、新学习生活,并保持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并保持谦让、友善交际能力,促使刚入学小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小学环境[1]。
为了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学校的环境布置应当保持适当的童趣性,促使学生可以踏进校门就感受亲切与温暖。在开学的第一天,可以在学校大门口绘画,画面上可以有背着书包的小学生,有鲜花小草、有可爱的小动物,旁边写欢迎的词汇。与此同时,还可以在模仿一些国外小学的做法,例如校长与教师站在校门口并从漂亮大盒子当中抽出彩带,并将其抛向第一次迈入小学校门的学生,促使家长与学生都可以保持开心。在走进校园的同时,还可以借助长的文化长廊,长廊内容可以由高年级小学生绘画,墙壁上可以悬挂名人名相,在橱窗当中摆放学生们亲手制作的小作品与工艺品,在墙面上粘贴各种文明用语,教师也可以做好学习乐园的布置,借助优美的育人环境感染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2.借助活力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借助各种充满活力以及趣味性的课堂实现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感受心理健康学习过程的快乐,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2]。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培训、学习以及研究等多种途径为主,促使教师可以借助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感受心理教育作用。对于小学一年级新生教师,需要基于儿童的好奇心、好动心态以及个性特征等因素,在低年级的各种教学中应当保持直观、形象以及具体,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在愉悦背景下学习、在快乐心态下学习。
对于小学一年级新生教育工作,教师可以借助“摘果子”、“猜字谜”、“开火车”、“找朋友”等多种不同教育活动形式,促使学生可以学好字。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也可以借助“数鸭子”、“摆学具”等多种措施,借助动手操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借助图、音、体等多种课堂活动,借助空间较大的活动方式,促使学生可以边唱边条、边看边画、边做边学。另外,教师也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借助录音录像、实物投影等多种途径,促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促使小学一年级新生逐渐感到新鲜与兴趣,在有效衔接小学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时,促使学生形成小学更有趣、知识更多、眼界开拓更广的特征,教师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可以逐渐构建学习信心,克服学习苦难,达到优质教学目的。
3.多种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是以活动、游戏途径为主教师可以设计各种趣味性活动。
首先,可以开展主题班队活动。在每个月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在小学一年级新生进入学校之后,教师可以先开展“美丽校园”的班级活动,借助介绍校园、参观校园、认识校园以及熟悉校园等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从学校教育目标来看,教育规范不仅是教师生活的基础要求,同时也是培养人才的基础要求,属于良好行为准则的培养关键。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借助一些“我是学习小主人”、“我的行为我规范”、“我为班级添光彩”等多种活动方式,促使学生可以逐渐形成小学学习的规范行为措施并达到健康成长的教育目的;其次,课外文体活动。每周教师可以借助课外文体活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学校可以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文体活动,并每年定期举办艺术节、运动会,促使学生可以充分你占线自身的个性特征,并借助琴棋书画、唱跳跑投等多种活动方式促使学生可以在高兴趣的基础上健康成长,并对团体精神、合作精神等形成有效培养;再次,竞赛活动。为了更好的激励学生的学习与活动热情,教师可以在班级上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可以借助画五星、贴红花、夺红旗等多种途径,促使学生可以借助各种井盖活动感受快乐,逐渐爱上小学学习;4、最后,心理辅导。在教学中对于个别学生而言,因为比较难以适应小学新生活,此时可以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状态,同时需要引入家长这一教育主体,丰富教育效果。教师可以组织家长一同开展“怎样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给孩子一个爱的氛围”等活动,促使家长可以更好的掌握学校教育要求,更好的配合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任务。
4.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性的心理辅导具备较高的实施价值,基于小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并成长,此时需要准确掌握入学适应性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心理辅导,并针对性的引导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以成长。
【参考文献】
[1]沙文居,张超.小学生入学适应专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000(031):19-22.
[2]王艳慧.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人际适应的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31(20):0109-0109.
相关知识
新学期新篇章:光明小学一年级新生适应性训练营大揭秘!
【永威小学】一年级新生常规训练汇报展示—— 播种今日习惯 收获明日硕果
兽医学院2022级新生心理适应性讲座顺利开展
2020级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工作案例丨新生适应性困难引发的心理危机
小学生入学适应问题心理疏导策略
初阳携风至,少年正当时 —七年级新生心理适应性讲座
工作案例丨从“游离抗拒”到“适应融合”,多措并举助力新生度过入学适应期
规行矩步立方圆 扬帆起航向未来——记桂林市第十八中学初中部横塘校区2024级新生入学训练第三天
从“心”出发 扬帆起航————我校2023级新生心理适应性教育讲座顺利举行
网址: 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性的心理转换和辅导 https://m.mcbbbk.com/newsview519283.html
上一篇: 性格有哪些 |
下一篇: 原创 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