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作者:赵素梅
一. 病例基本信息
1. 基本信息
金豆,贵宾,4.22kg,7y1m,雌,未绝育,定期疫苗未驱虫。
2. 就诊时间
2023.03.03早晨。
3. 主诉
2023.02.27日喂了些鸡骨头,随后出现腹泻,后断断续续出现呕吐腹泻,今早出现拉血,食欲废绝,尚有饮水,但排尿明显减少。
4. 体格检查
腹围略膨大,腹部触诊敏感,紧绷;被毛稀疏,明显色素沉着;大量牙结石;肛周大量粪便;腹部大量淤血斑;血压:收缩压80mmhg;体温38.2℃。
经沟通,主人选择先排查便血及皮下淤血病因,被毛稀疏问题待查。
二.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1. 实验室检查
CBC(5)
CRP
(1)白细胞升高、CRP重度升高提示全身严重炎症
(2)血小板数目处于下限,追加血涂片检查提示血小板数目偏少,其余红细胞未见明显异常。
爱德士生化15项
(1)BUN升高可能来源于肾脏或者是肠道
(2)P升高提示肾脏损伤或者是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结合被毛稀疏得出)
(3)ALT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
胰腺炎
凝血四项
(1)APTT延长,结合肝酶升高,考虑怀疑鼠药中毒
粪检尿检无指导意义性提示,即普通肠炎结果。
血气
(1)三大离子偏低或处于下限
(2)严重酸中毒
2. 影像学检查
(1)DR未见明显异物
(2)超声提示:子宫蓄脓,肝实质回声降低,肝脏低回声团块性质待查。脾脏局部肿大,未见明显血供。
三.诊断及治疗
1. 诊断
胰腺炎。拟鼠药中毒。脾脏肿块性质待查。
2. 治疗
病情危重,立即签危重协议,建议调整体况,体况稳定后进行手术。
治疗方案:
(1)对症治疗:补充凝血酶、维生素K1,止血敏;止泻,保护胃肠道黏膜,抑制胃酸,止吐;保肝;胰腺炎治疗
(2)支持治疗:给予能量,营养,调节酸碱平衡(使用碳酸氢钠)
(3)控制继发感染
治疗中突然情况
2023.03.03下午五点左右,助理反馈无尿,超声检查确实无尿产生,而非有尿不排。且在超声检查时发现动物皮肤完全发红。检查血气,结果如下。
提示钾离子轻度升高,酸中毒轻度好转。调整治疗方案,追加利尿剂,加大输液量,继续使用碳酸氢钠。两次利尿剂使用后,排尿恢复正常。
(左图)刚入院腹部情况
(右图)使用一次维生素K1之后几小时
皮肤发红情况怀疑维生素K1过敏,继而停止维生素K1治疗,给予抗过敏药物。
2023.03.04凌晨六点左右,金豆出现精神沉郁,轻度抽搐,值班医生怀疑脑水肿予以甘露醇,未见好转。早晨上班后,检查血气与血氨,结果如下。
发现动物严重低血糖(雅培血糖35,酸中毒加重7.174),调整治疗方案,补充糖分,人为喂食(4小时每次),继续调整酸中毒,其余不变。下午六点左右血糖基本稳定。
2023.03.05日复查血常规,血气。血气提示血糖正常,PH值升至7.30,于是停止碳酸氢钠的使用,金豆开始自主进食,期间每日呕吐少量罐头,添加胃肠蠕动药物。血常提示,炎症有所缓解,但血小板数目低于正常值,血涂片验证。起初怀疑为消化道出血消耗血小板,未引起重视。同日建议进行手术,切除子宫,探查脾脏情况,但主人因害怕动物下不了手术台,拒绝手术,要求内科治疗。
2023.03.05-2023.03.08后续动物进食,排便逐渐恢复正常,但每日复查血常规,可见血小板逐渐下降,最低降至35。
结合动物皮肤红斑,脾脏形态异常、血小板持续降低等情况,怀疑动物是否存在免疫介导问题(红斑狼疮),或者脾脏本身导致了血小板降低。
与主人沟通,尝试免疫抑制治疗,但主人拒绝,要求以现有方式继续治疗(沟通过程中告知主人免疫抑制治疗需使用激素,此操作可能导致动物感染加重,再次出现消化道出血,因此主人拒绝)。自此动物生活状态良好,且动物主人不愿再进一步治疗,2023.03.08办理出院,回家口服药物调理。
2023.03.10进行回访,主人反馈,动物无异常,吃喝,排便排尿尚可。
2023.03.13再次回访,主人反馈动物精神食欲变差,进一步询问得知,回家后基本无法喂食药物,建议主人到院复查,复查指标提示,炎症再次上升,脾脏体积较初诊轻微增大,血小板与出院前持平。随即建议主人必须手术,内科治疗无法有效治疗,主人同意手术,且进行备血。
2023.03.14早进行子宫卵巢摘除术,探查脾脏发现,脾脏脓肿,随即沟通切除脾脏并做院内细胞学检查,检查提示大量炎性细胞。但并未送检。
摘除脾脏时出血较多。
术后治疗方案:
对症治疗:凝血酶、止血敏;保护胃肠道黏膜抑制胃酸;止痛
支持治疗:给予能量,营养,输血
控制继发感染:
术后出现新状况,动物不愿自主吃喝,超声检查提示无胃肠道积液,也未并发腹膜炎等情况。跟主人商量后,考虑门诊治疗,当晚回家后,动物便少量进食,后续逐渐好转。
术后每日监测动物血常规,提示血小板逐渐上升。
该病例遗憾之处,未能说服主人脾脏送检,确诊是否伴随脾脏功能亢进,确诊血小板降低的原因。
四.分析讨论
脾脏肿大
1. 病因与发病机理:
脾脏肿大指脾脏局部或者弥散性肿大,局部肿大常见于犬,而弥散性肿大常见于猫。弥散性肿大通常是正常细胞的增生、也可能是正常或者异常细胞的浸润。
根据发病机理弥散性脾脏肿大可分为淋巴网状细胞增生,炎症反应,异常细胞(淋巴瘤)或物质浸润,以及充血。增生需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浸润细胞为多形核白细胞或巨噬细胞时称之为脾炎,若浸润细胞为化脓性、肉芽肿性、脓性肉芽肿性或嗜酸性则称之为脾脓肿,脾脓肿常与异物穿孔相关。浸润性脾肿大常见于急性或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脊髓瘤犬猫和髓外造血组织增生。脾脏细针抽吸检查发现弥散性浸润浆细胞常提示骨髓瘤。充血常见于门静脉高压和脾扭转。
2. 临床症状:
脾脏肿大患犬临床症状往往不显著,常表现为厌食、体重减轻、虚弱、腹部膨大、呕吐、腹泻等情况
3. 临床诊断:
血液学检查可提示全身炎症和是血液淋巴系统肿瘤,也有可能在血涂片检查中发现支原体、锥虫病或者是巴贝斯虫,当然若无发现,需进行PCR检查。
脾脏肿大的犬猫会出现两种血液学变化,脾脏功能亢进和脾脏技能障碍。脾脏功能亢进表现为骨髓内细胞增多,而外周血细胞减少,实施脾脏切除手术后便会好转。而脾脏功能障碍引起的血液学变化常为血小板增多。
脾脏穿刺时诊断手段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4. 治疗
对于脾脏肿大的患者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对于脾脏的切除只推荐于脾扭转、脾破裂、系统性脾肿大和脾脏肿物。对于免疫介导性血液疾病、淋巴瘤和白血病引起的脾脏肿大不建议切除脾脏。值得注意的是,脾脏切除前的建议骨髓穿刺确定骨髓造血功能。
但基于现国内小动物医疗水平限制,目前能做骨穿的医院少之又少,因此导致现临床上切除脾脏动物基本无法进行次检查,因此也没办进行最全面的治疗。
今日精彩课程推荐
胸膜是一薄层浆膜分为壁层(纵膈胸膜、肋胸膜、膈胸膜)和脏层(附着在肺表面),胸膜的脏层和壁层在肺根处互相移行,围成左、右密闭的独立的潜在性的胸膜腔。课程将介绍正常及异常胸膜腔的X线影像判读,分析临床常见判读误区,为临床医师进行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相关知识
一例犬胰腺炎的病例报告
【小动物病例报告分享】内科——一例犬子宫蓄脓病例的住院监护和治疗
一例犬糖尿病治疗的病例报告
一例犬超声诊断胸腔积液的病例报告
犬剖腹产病例报告
一例犬惰性角膜溃疡的病例报告——蔡颖琳
一例急性猫瘟热的病例报告.docx
一例贵宾犬肠道异物的病例报告
云端兽医知识库:病例报告
一例犬睑腺炎的病例诊治报告
网址: 一例犬脾脓肿病例报告 https://m.mcbbbk.com/newsview947366.html
上一篇: 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的病例报告 |
下一篇: 2025年宠物疾病的病历及分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