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无条件的,但是一定是要有原则和底线的。
很多人分不清楚无条件和有原则。
如果你特别想分清楚,我相信你永远都分不清楚,因为无条件和有原则是“爱”的两种表现形式,其实是一个东西,当你真正有爱了,你也就不用分清楚了,当你想努力分清楚的时候,你也一定还没有真爱的能力。
当我们真正拥有爱的能力的时候,既能做到有原则,又能做到无条件,同时还能做到有原则和无条件的自由转换,其中有原则和无条件的自由转换是爱的最高境界的体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宽严有度”和“恩威并施”。
教育不能本末倒置,很多人都在想着如何做到无条件,如果做到有原则,如何做到两者的自由转换,其实这都是舍本逐末。如果你想本末不倒置,你要想的是——我如何拥有爱的能力,我如何让自己内心充满爱和力量,当有了真爱的能力,内心真正强大而有力量的时候,做到有原则,做到无条件,做到自由转换的能力也就顺理成章了。
请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不断内观自己的心去成长自己,让自己慢慢做到既有原则又有条件,最终获取爱的力量,千万不要每天脑袋里想着如何无条件和如何有原则的去处理问题,或内耗没有行动或在行动中总是纠结自己是否做对做错。
前者是修心——历事炼心,后者是欲望——以结果为导向;前者是勤奋,后者是努力;前者把无条件和有原则当作能力去慢慢积累,后者把无条件和有原则当作手段去解决问题。爱是能力,不是手段。
举个例子,很多人这些年总在问我关于孩子要钱给不给的问题,我总是回答“鬼才知道给不给呢!”,因为对于很多父母来说“给与不给都是错!”。
如果孩子要钱,要么给,相信孩子不乱花,要么不给,不怕孩子不高兴,前者叫无条件,后者叫有原则,两种自由转换也可以。
但对于很多父母来说,给,怀疑担心不放心,让孩子感受不到信任,没有信任就没有爱,没有了爱就少了真正的自律;不给,怕孩子不高兴,怕孩子闹,怕孩子觉得父母不爱他,担心恐惧就是诅咒远离了爱,怕什么还来什么。
父母为什么这样,因为内心没有力量,没有自信,心态不好,没有爱的能力,这样的父母要么控制孩子要么担心孩子,孩子因为父母在缺爱(有条件)和溺爱(无原则)的教育下,问题越来越多,何来优秀?!要么开心成全,要么自信拒绝,这才是爱。
再举个例子。
对于休学的孩子来说,要么你无条件的接纳他,给他全然的接纳,这需要父母内心拥有巨大的力量(爱的力量)——有一颗“无论怎样我都养你一辈子”的心;
要么你有原则,孩子选择了对自己不负责任,那我就选择了“放手”过好我的生活,我不再管你,你的生活你自己负责,当孩子真的没有依靠的时候,就会产生面对的勇气,这也需要父母内心拥有巨大的力量(爱的力量),让孩子真正的负起责任。
然而,没有力量的父母,要么告诉孩子我养你一辈子内心又总是对孩子充满期待、要求和担心,要么告诉孩子我可不管你了却放不下和担心孩子是否能够面对或者出现什么可怕后果。
这样亲子关系就走上了”求不得,放不下,爱别离,怨长久“的极度痛苦的路道路。
所以,父母通过学习让自己内心充满力量,学会真爱的能力,要么做到无条件,要么做到有原则,要么两者可以自由转换,都可以让孩子越来越优秀,也可以成功解决孩子的很多问题,这其实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严父慈母”和”宽严有度“,严父指的就是爱的有原则——山(天)一般的爱,慈母指的就是爱的无条件——水(地)一般的爱。
对于陷入问题的孩子(例如休学的孩子)来说,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方法,对于那些内在没有力量,已经陷入巨大痛苦,无法面对生活的孩子要先无条件后有原则,对于那些自私享乐的孩子,要先有原则后无条件,对于已经走出困境的孩子,父母就需要在有原则和无条件中自由转换了。
当然还有一类问题家庭,父母和孩子视为仇人,孩子和父母有一方情绪极不稳定,那请父母先远离孩子,先让家庭静下来,不要继续伤害,让后果越来越难以收拾。
比如幸福吧的卓然,当我第一次看到卓然的时候,我太心疼他了,对于这种父母给不了孩子力量,孩子在努力自我救赎的孩子来说,我都想好好的帮助他们。
所以在休学论坛上,我和卓然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这是第一步(关系);
然后我把卓然放到了幸福吧,让他享受无条件的爱,让他的内在世界积蓄些力量,可以迈出面对学校或工作的初步,这是第二步(无条件);
最近我约了孩子的父母和卓然三个人做了一场个案面谈,告诉卓然,你内心积蓄了力量,不能再安逸的在幸福吧呆着了,否则会影响你一生的发展,所以我们做出决定,让你离开幸福吧,自己去独立面对,让自己拥有责任,在磨难和挫折中成长(有原则)这是第三步;
我告诉卓然,在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把幸福吧当家,把幸福吧当作情绪”垃圾站“和爱的”加油站“,来到幸福吧释放伤痛获取力量,再带着幸福吧给予的力量去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再这样的循环中,获取力量,成为顶天立地的男人。(有原则和无条件的自由转换)。
未来,“心灵小院”就要全部承担起孩子们“情绪垃圾站和爱的加油站”的全部工作和任务了。毕竟幸福吧有她的定位。
比如,现在大家都知道的,特别优秀的格格,我就是通过,以建立信任关系和不伤害信任关系为前提和准则的情况下;先给予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感受并积蓄内心面对问题和挫折的力量;再给予有原则的爱,让孩子不逃避,不退缩,去面对,帮助孩子感受并获得通过自己战胜问题和挫折的价值和成就,帮助孩子站立起来;到现在我们可以宽严有度的对待格格,格格也有力量面对自己的人生了。
道理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今天看到这篇文章的父母,千万别恍然大悟的“知道了”,你只是在逻辑上知道,真做到需要父母通过“坚持学习和修行”来提高自己内心的力量和爱的能力才能达到。
当然有很多父母可能通过学习和修行也做不到,那只要你相信爱与幸福,只要你能全然配合,只要你能做到真正改变自己而不再做伤害孩子的错事,那你可以选择申请“心灵小院”的帮助,心灵小院是对整个家庭的帮助。
说句实话,我们想把孩子陪伴成为内心有力量,未来是栋梁的一个大写的“人”,而不是让孩子去上学而内心没有理想,信念和爱,这个过程太艰难了,也特别的耗费人力精力和财力,教育没有特效药,我相信有特效的,急功近利的教育一定会对孩子长远的人生产生深远的负向影响,这是规律。
所以,请大家理解,心灵小院短时间内不可能大面积帮助陷入问题的家庭,所以请大家排队的时候好好看看“插队”的条件。
看看杨玉梅老师写的【个案随笔】,大家在真实的案例中来理解我上面的文字。
今天写这么多文字,就是想祝福卓然,给卓然力量,帮助他迈出从男孩到男人的关键一步!排队做个案的家人们,我已经尽全力再安排了,对不起,满足不了大家的全部需求,前天两个家庭个案花费了整整八个多小时,我整个人都被掏空了,做个案面谈要比上课耗费的精力大得多得多,如果你着急,找心灵小院吧,我会把我的一些工作重心放在心灵小院,必经我要手把手的带出一个最好的“帮助困境家庭的专业有爱的队伍”。
爱与幸福很快就要再次启动专业人士培养的计划了,有意愿的家人可以准备了,但这一次对入选者特别特别的严格,宁缺毋滥。
【个案随笔】
卓然,你要面对自己的人生
——迈出从男孩到男人的关键一步
文:爱与幸福指导师 杨玉梅
休学的张卓然在自己强烈要求下毅然参加了去年的休学论坛,郑委老师特别关注那些不指望家长改变而勇于自我救赎的孩子,意识到他的父母给不了他力量,把他带到了北京幸福吧,在那里让他慢慢积蓄爱的力量。
卓然在幸福吧生活和工作快九个月了。今天郑委老师和幸福吧请卓然的爸爸妈妈来到北京,围坐在一起,聊一聊卓然的未来。
卓然说他的最大收获是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不那么敏感了。卓然说他内心想上学了。
卓然快十八岁了,在幸福吧泡着的几个月里积蓄了力量,可以出去磨练自己了,需要带着这些力量去面对自己的人生了。
为什么卓然不能这样继续泡在幸福吧?
爱与幸福大家庭是无条件接纳的,卓然在这样的环境里会越呆越舒适,没有很多外在的刺激。他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因为怕被否定而“装”着,装不是他的错,他的装是一种自我保护。他内心世界不敢真实,其表现行为是做事情是不敢用心去做,不脚踏实地。因为用心去做,就会出错,所以不敢脚踏实地,但表面会表现好。卓然在幸福吧,现状有点像温水里的青蛙,浪费时间。很容易懈怠自己,同时也管理不好自己。他还年轻,继续如此泡下去,是对人生的不负责任。
卓然接下来做什么?
卓然可以选择去上学,也可以去工作。走出去去面对,抬起头任凭暴风雨吹打,在磨练中让自己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一技之长的人。建议先从劳动开始,从基层做起,做一个吃苦的工作,有吃有住甚至可以不挣钱。从今天开始,面对自己的人生,脚踏实地,永不放弃努力。在亲身体验中,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再为之勤奋争取。卓然要用两三年的时间,让自己从男孩变成男人。今天是卓然,从一个男孩到男人的转变的起点!
卓然遇到问题怎么办?
第一父母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能让他逃避回家里。
第二幸福吧永远是他的家,但绝不是逃避和退缩的地方。幸福吧是他的垃圾站(倾诉,释放的地方)和加油站(不断获取力量的地方)。
在外面努力战胜自己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问题,可以到幸福吧,真实表达,释放伤痛,积蓄力量后,再出去继续磨练。
如果在外面不努力的状态,父母家里和幸福吧都不提供帮助。如果努力面对的状态,遇到困难,爱与幸福大家庭里会有很多途径和资源帮助到他。
为什么要请卓然父母来?
第一,提醒他们,温柔地坚持原则,不能让他逃回家,因为当没有后路的时候就只会有直面额外问题和困难的勇气。卓然父母非常理解和愿意这样做。
第二,不是因为他不好而让他离开,而是因为他已经积蓄了一些力量了,再这样舒服地呆着就是对他不负责任了,应该作为一个男人去闯荡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需要锻造。
懂得珍惜
懂得脚踏实地
懂得靠自己
卓然将来可以反哺父母
卓然在幸福吧,在爱与幸福大家庭,被爱滋养着,积蓄了一定的力量,现在要推着他出去,鼓励他带着这些力量去面对自己的人生。
郑委老师最后强调,卓然遇到困难,不可以逃回家里,而是来求助幸福吧,在幸福吧获得力量后,再次出去面对困难去战胜困难,这是一个正向循环。卓然累了,来幸福吧歇歇,痛了,来幸福吧哭哭,难了,来幸福吧说说,还小声嘱咐幸福吧的英姿大姐,偶尔给卓然点零花钱买点好吃的解解馋(他知道我们卓然小胖爱这口吗,其实孩子都爱的)。卓然要每天发照片到群里,让我们知道你学习或工作的状态。
爱是无条件有原则,我感到郑委老师无论在日常小事还是人生大事上,就是这样对卓然的。由此我想到,许许多多的休学孩子的家庭,对待孩子是处于平时给不了无条件的真爱,关键时刻又不敢坚持原则的状态,孩子被卡在中间,只能无力。郑委老师对孩子生命的敬畏和慈悲,对孩子给爱又给到力量,深深感动,深深钦佩!
卓然今天穿的新买的T恤衫上印着一句话:“NEVER GIVE UP”,偶然中的必然吗?我给卓然拍下照片,卓然记住这句话啊。
今天,是卓然从一个男孩到男人的转变的起点!
卓然是爱与幸福的孩子。祝福卓然,加油卓然!
小花絮:
卓然一家的面谈结束了,走过来一位笑眯眯小伙子,他是爱与幸福学员的孩子,自己也是爱与幸福资深学员,积极阳光状态很好。
他马上要大学毕业了,怀揣着投身爱与幸福的理想,希望毕业后能来幸福吧做事。今天过来之前,因为没有被幸福吧同意进入而心里感到低落。刚才听到我们和卓然一家的谈话,他突然明白了,他开心地决定去外面找工作,先去磨练自己。一毕业就泡在幸福吧,很可能成为温水青蛙。
郑委老师说,你们年轻,有的是机会,年轻人,比理想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在社会上吃苦受难,历事炼心,方向可以不断调整,永远不变的是勤奋下的努力,当你真正知道自己内心想要什么时,你就会拥有理想希望和信念,愿意为此而勤奋地付诸行动。到那时再来幸福吧,再加入爱与幸福也不晚,而且会更好。
建议他把爱与幸福当成业余爱好,把幸福吧当成垃圾站和加油站,把爱与幸福理论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闯吧,年轻人!
相关阅读:
请记住我们的口号“把爱传出去,把幸福带回家”,请不要抱怨社会的功利和拜金,不要抱怨社会人情的冷漠和信任的危机,从我们自身做起,从我们的家庭做起,从我们的身边人做起,遵循陶行知先生“即知即行、即知即传”的教育理念,“用生命感动生命,以行动带动行动”,帮助自己、帮助他人,成为一个传播“爱与幸福”的使者……
用生命感动生命,以行动带动行动
把爱传出去,把幸福带回家
课程咨询:0755-66802044,
开课信息:
联系我们:
爱与幸福大家庭微信公众号:ayxfdjt
郑委老师助理:
13511057996(北京孟老师)
13953170189(华东任老师)
13928406405(华南廖老师)
欢迎朋友们和学员们分享更多的好的故事、学习感受和自家改变的故事给我,我会发布到博客上和微信公众平台上。
郑委老师邮箱:zw-mail@163.com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溺爱和无条件的爱
无条件的爱,和有条件...
溺爱和无条件的爱不一样!
罗杰斯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内容中一句话的理解。
五分钟心理学:无条件的爱≠溺爱,我们该如何正确爱孩子?
无条件的爱是怎样的?为何“感恩”会演变成“忘恩”?
“无条件的爱”应当成为当代父母必修课
无条件的爱的3个特点,你体验过吗?
「无条件的爱」到底从何而来?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网址: 【宽严有度】如何理解爱的无条件和有原则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32300.html
上一篇: 陈奕迅的《无条件》暗示了什么? |
下一篇: 樊登:被父母无条件爱的孩子,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