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宠物医师网编委会
用于尿液分析的尿样可通过挤压膀胱(中段尿)导管导尿或膀胱穿刺获得。
其中优先选择膀胱穿刺采集尿样:膀胱穿刺可避免尿道或生殖道对尿液的污染;当膀胱可触及时,该采样方法易于实施;感染风险较低:犬猫对该方法的耐受性良好。
但是,当需要评估动物是否发生血尿时,应首选挤压膀胱采集尿液,因为其他方法可能会引起创伤而人为增加尿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尿液分析应尽量选用新鲜尿样。冰箱保存的尿样应先恢复室温再进行检查。应标注尿液采集方法,因为这有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判读。
尿液分析可分为三部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尿沉渣评估。
尿液的物理性质
外观
由于尿色素的关系,正常尿液呈黄色。浓缩尿液可能呈深琥珀色,而稀释尿液则可能几乎为无色。
红色或红棕色尿液通常由红细胞、血红蛋自或肌红蛋白引起,而黄棕色或黄绿色尿液则可能由胆红素引起;胆红素尿的外观类似于浓缩尿。
正常尿液应较清澈,当细胞成分、结晶或黏液增多时,尿液会变浑浊。
产脲酶细菌释放氨气可使尿液散发出氨味,是最常见的尿液气味异常。
比重
USG可反映尿液的总溶质浓度,应结合USG来判读尿液中某种物质的含量。
例如,USG分别为1.010和1.045的尿液均出现蛋白4+,那么前者蛋白尿的严重程度高于后者。
折射率法是普通兽医诊所测定USG的最好方法。试纸条测得的犬尿液USG结果并不可靠,因此不应使用。
由于输液、利尿剂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影响USG,因此,应在开始治疗前测定USG。
尿液的化学性质
pH
动物尿液的pH受饮食和机体酸碱平衡的影响。
犬猫尿液的正常pH为5.0~7.5,动物性蛋白饮食、服用酸化剂、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时发生反常性酸性尿、机体蛋白分解加强时,尿液偏酸性。
泌尿道脲酶阳性细菌感染、植物性蛋白饮食、尿样在室温下与空气接触过久、餐后碱潮、服用碱化剂、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等,可使尿液偏碱性。
试纸条法与pH计法测得的尿液pH一致性不高,因此,如需准确测定pH,应使用pH计测定。
蛋白质
正常犬随机采集的尿样蛋白含量很低(不高于50mg/dl)。临床常用的试纸条法对白蛋白的敏感性明显高于球蛋白。
评估蛋白尿时,应根据动物病史、体格检查及尿沉渣来定位蛋白质来源。若动物尿沉渣未见显著异常,但持续存在中度或重度蛋白尿,则高度怀疑为肾小球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淀粉样变性)。
而轻度或中度蛋白尿伴有尿沉渣异常,则应考虑为肾脏炎性疾病或下泌尿道或生殖道疾病。
葡萄糖
肾小球滤过液中的葡萄糖几乎可被近端肾小管完全重吸收,正常情况下,大猫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当血糖浓度超出肾阈值(大约为180mg/dL;猫约为300mg/d)时,尿中可出现葡萄糖(糖尿)。
大多数试纸条法利用葡萄糖特异性酶促反应(葡萄糖氧化酶)产生变色,通过比色法测定尿中葡萄糖。
可引起糖尿的疾病包括糖尿病、猫应激或兴奋、使用含糖液体治疗、肾小管疾病(如原发性肾性糖尿、范可尼综合征)。此外,糖尿偶见于慢性肾病、肾毒性物质引起肾小管损伤的犬猫以及家族性肾病的患犬。
酮体
酮体指β-羟基丁酸、乙酰乙酸及丙酮,是脂肪酸过度及不完全氧化的产物。正常大猫的尿液中不含酮体。试纸条法中的硝普钠可与丙酮和乙酰乙酸反应,但与后者的反应更强烈,与β-羟基丁酸不反应。
可引起酮尿的原因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长期饥饿或禁食、糖原贮积病、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长期发热、长期低血糖。
酮尿更常发于幼龄动物,在上述原因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成年犬猫发生酮尿最重要的原因。
潜血
试纸对血液非常敏感,但是无法区分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
与完整的红细胞相比,试纸对血红蛋白更敏感;血红蛋白使试纸出现弥散性的变色反应,而红细胞则呈点状反应。当试纸潜血反应为阳性时应结合尿沉渣检查(即是否存在红细胞)对结果进行判读。
溶血引起的游离血红蛋白是尿液中最常见的异常色素。
可引起溶血的原因包括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下腔静脉综合征(postcaval syndrome)、脾扭转及中暑。
肌红蛋白尿相对少见,可伴发于重度的横纹肌溶解(如癫痫、挤压损伤)。
可通过硫酸铵沉淀反应或尿蛋白电泳将肌红蛋白尿与血红蛋白尿区分开来。
胆红素
血红素被网状内皮系统分解产生胆红素,后者运输到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随胆汁排泄。只有直接反应产物或结合胆红素可进入尿液。
犬的肾脏可将血红蛋白分解为胆红素,且肾对胆红素的阀值较低,因此,肝病患犬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可能不高,但尿液中可检测到胆红素。
健康犬,尤其是雄性犬的浓缩尿样中可含有少量胆红素。但健康猫的尿液中不应出现胆红素。
可引起胆红素尿的原因包括溶血(如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肝脏疾病、肝外胆管阻塞、发热及饥饿。
白细胞酯酶反应
完整或裂解的白细胞中的酯酶释放出的吲哚酚可与重氮酸盐反应,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后可变为蓝色。
该反应对于检测犬脓尿的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较低(假阴性结果)。
猫白细胞酯酶反应的敏感性尚可,但特异性较低(假阳性结果)。
尿沉渣检查
根据数据分析标准的不同,犬猫尿液物理及化学性质正常的情况下,尿沉渣检查出现异常(如尿、菌尿隐性血尿)的比例为3%~16%。
由于尿样中的管型及细胞成分可在室温下迅速分解,因此,检查尿沉渣应选用新鲜尿样。
尿样1000-1500r/min 离心5min后根据检查人员的偏好,沉渣可用Sedi-Stain (Becton Dickinson, Franklin Lakes, N.J.)染色或不染色进行检查。
由于尿样采集方法可影响尿沉渣,USG可影响有形成分的相对数量,因此,应结合上述因素评估尿沉渣。在低倍镜视野(lpf)中计数管型数量,在高倍镜视野(hpf)中计数红细胞、白细胞及上皮细胞数量。
红细胞
尿沉渣中偶见红细胞被认为是正常的,正常情况下挤压膀胱尿样:0~8/hpf;导管导尿:0~5/hpf;膀胧穿刺尿样:0-3/hpf。
血尿(hemmaturia)(图1)指尿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多,可分为隐性血尿和显性血尿,引起血尿的原因见框1。
框1 血尿原因
图1 异常尿沉渣的显微照片。箭头(上部及图中央)指示了两种不同大小的移行上皮细胞;箭头(左中部)指示为白细胞;箭头(下部中央)指示的是红细胞(未染色,x100)。
白细胞
尿沉渣中偶见白细胞被认为是正常的,正常情况下,挤压膀胱尿样:0-8/hpf;导管导尿:0~5/hpf;膀胱穿刺尿样:0~3/hpf。
脓尿(pyuria)(图2)指尿沉渣中的白细胞数量升高,若尿样采集得当,脓尿提示泌尿道存在炎症。
除白细胞管型可提示肾脏病变外,无法通过尿样中的白细胞来确定病变部位。
泌尿道感染是最常见的脓尿原因,挤压膀胱或导管导尿采集的尿样因受生殖道污染也可出现脓尿(框2)。
图2 异常尿沉渣的显微照片,显示大量白细胞(Scdi-Stain, x100)。
框2 引起犬猫脓尿的原因
上皮细胞
尿沉渣中可见鳞状上皮细胞和移行上皮细胞,但二者的诊断意义不大。鳞状上皮细胞较大,呈多边形,核小面圆(图3)。由于尿道或阴道污染,鳞状上皮细胞常见于挤压膀胱或导尿采集的尿样。
正常情况下,尿沉渣中偶见鳞状上皮细胞,动物发情时该种细胞数量增多。
移行上皮细胞大小不一,来源于肾盂、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的尿路上皮(图4)。尽管从肾孟至尿道,移行上皮细胞的大小逐渐增大,但尿沉渣中不同大小的移行上皮细胞并无病变定位作用。
末端逐渐变细的移行上皮细胞称为尾状细胞,来源于肾孟。正常情况下,尿沉渣中偶见移行上皮细胞,细胞数最升高提示泌尿道发生感染、炎症或肿瘤。
肾细胞为小的上皮细胞,来源于肾小管,但只有在观察到细胞管型时,才可确定它们来源于肾脏。
传统的血细胞染色法(如瑞氏-吉姆萨或Diff-Quik)有助于对肿瘤上皮细胞的辨别。
图3 尿沉渣中鳞状上皮细胞的显微照片 (Sedi-Stain, x400)。
图4 尿沉渣移行上皮细胞的显微照片 (Sedi-Stain, x100)。
参考文献 略
注:本文版权归"宠物医师网"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联系本站获得授权,且在醒目处注明 "转自宠物医师网"。
近期可报实操课程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课程详情
今日课程预告
动脉导管未闭
本课程将介绍PDA的流行病学、体格检查特点、影像学特点以及各类治疗手段。并加以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以期向听众清晰地展示这一常见心脏病。
延 伸 阅 读
相关知识
尿液分析是检查什么
宠物泌尿生殖系统超声检查
不花冤枉钱!狗狗泌尿感染怎么办?检查哪些项?
泌尿系统疾病症状
狗狗泌尿系统疾病分析(犬尿路感染治疗方法)
尿液有形成分自动化分析专家共识解读
宠物的尿液检查.ppt
兽医内科学第六章泌尿系统疾病
宠物医学实验室检查:尿液分析
宠物猫泌尿系统疾病超声检查方法
网址: 泌尿系统诊断性检查——尿液分析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50290.html
上一篇: 犬猫尿液分析及临床指标意义是什么 |
下一篇: 揭秘宠物医院检查之尿检:看似充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