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赵家碧 马欢
单位| 重庆市江北区新扬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一、案例背景
(一)案主基本信息
案主:马某(化名),男,13岁,一级智力残疾,与父母住在下路街道H社区,父母年事已高,照顾能力下降。
(二)个案背景资料
1.个人情况
(1)身体方面:马某先天心脏发育不全,患有一级智力残疾,手脚长期乌紫无力,不能长时间站立行走,出生至今未开口说过话。
(2)心理方面:马某因疾病导致与同龄人存在差异,不能清晰地表达内心想法,长期待在家中不与外界接触导致内心孤僻,不知如何与外人接触交流。
(3)社会支持方面:马某目前与其父母共同居住,也是由其父母照顾生活起居;因身体原因不能正常到校学习,由学校老师每周一次送教上门;
社区居委时刻关注马某生活情况,为其申请低保补助,残联每月还有90元护理费。
2.家庭情况
(1)马某父母照顾能力:随着马某的逐渐长大,对照顾要求也日益提高,但案主父母是地道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照顾马某已呈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
(2)马某父母心理方面:案主父母长期处于照顾高压之中,内心压抑,情绪无处宣泄内心萦绕着满满的消极情绪。
且随着年龄增长,劳动能力下降但马某的照顾需求有增无减,担心以后无人照顾马某,对其未来充满担忧。
(3)社会支持方面:社区居委了解家里情况,对其进行帮扶协助一家三口申请低保补助每月有1500元左右,并为马某父亲申请公益岗位为其家庭增加收入。周围邻居也会在能力允许情况下为其伸出援助之手。
(三)案主家庭关系图
二、问题与需求分析
(一)问题与需求呈现
社工通过与案主及其家人接触交往和在社区妇联主任处了解到的情况经过整理分析,发现案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家庭方面展现的问题
(1)家庭经济情况差,开销大,收入来源单一
父母劳动能力差,主要依靠务农养畜牧业的收入,另外案主为低保家庭,每月低保一共1500元左右;
案主一级智力残疾证每月90元,曾做过心脏手术花费20万,自费费用过半(当时未有低保)。
每月用于给案主买药,需要花销300元,案主因为肠胃问题,只能吃特制奶粉,每月花费600元以上。
(2)案主父母照顾心理压力大,心有余而力不足 专业性不足
案主父母40多岁时,大儿子遭遇意外去世,在高龄时怀孕生下案主。
案主出生时先天心脏发育不全,并患有一级智力残疾。
现在,案主家长在平时照顾案主时力不从心,没有专业的知识储备,案主姐姐也已组建自己的家庭,对其支持力度减小。
案主父母需在照顾案主的同时还有负担家里的经济收入等导致案主家长充满对未来生活的悲观,内心积压太多,压力过大。
2.个人层面展现的问题
(1)案主本人身体健康情况较差,自身自理能力弱。
案主本人因心脏发育不全导致智力残疾,也不会开口说话,身体长期处于供血不足状态,导致案主手脚长年是呈乌紫状态,不能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案主除日常吃饭、穿衣和如厕无其他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长期需要人在一旁照看。
(2)外界支持力量薄弱,与外界交流机会少。
案主因自主意识较弱,不与除家人及亲朋好友之外的人员接触,所以几乎完全丧失与他人接触交流能力,导致同辈支持系统弱。
获取外界信息只能依靠手机抖音短视频等,再无任何其他渠道获得有关外界信息。
(二)专业理论支持
1.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理论将个人的发展与适应性问题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相结合,认为个人通过对资源的广泛利用可以改善目前的生活状况;
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行为模式,实施相应的干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个人社会适应问题,为个人的成长和潜力的发挥提供一定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改善个人的生活状况提供资源。
社会支持是与困难群体的存在相伴随的社会行为,一般是指来自个人以外的各种支持的总称。
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支持理论的指导下,为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提供社会支持,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社会资源。
其中,正式的支持是指政府、社区、专业社工等组织的资源和支持,非正式的支持包括家庭、亲友、邻里、志愿者等。
根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来自环境中的挑战。
社工认为,案主本人以及家庭能够提供的资源过少,家长照顾案主的专业性也不足,需要让案主接触外界,感受到外界的辽阔,不再局限于家里,了解到更多的人和事。
三、服务目标
(一)服务目标
社工通过专业的服务技巧增强案主的自理能力,增加案主与亲戚、外界的接触交流,促进案主自身健康成长,增加案主对外界的感知能力;
同时运用心理社会治理模式缓解案主父母照顾压力,提升专业护理技巧照顾能力等。
(二)服务计划
1.家庭层面
教授案主父母专业护理技巧提升专业照顾能力,缓解案主父母照顾压力,让其父母可以在长期高压照顾之中得到一丝喘息机会。
对其进行心理慰藉,让案主父母可以从中获取信心,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关怀。
2.个人层面
挖掘潜能、开发大脑、提升自理能力,为案主提供专业性的支持与教育。
鼓励案主父母与社工一起对案主进行健康训练,有效锻炼案主自主能力,促进自我认知,增进人际关系,激发潜能与动机。
3.社会层面
案主日常除了接触家人以外,极少与外界其他人群有接触,同辈支持力量薄弱。促进案主走出家门接触除家人之外的其他人群,扩大交往平台。
并通过多方资源链接了解有关案主的扶持政策和特殊学校的入学资质,为案主搭建社会支持系统。
四、具体服务实施
(一)了解案主问题与案主父母的需求,制定服务计划
社工在社区妇联主任处了解到案主的基本情况,邀请在其陪同下来到案主家中。与案主及其家人进行第一次面对面接触,到达案主家的第一时间社区妇联主任将社工介绍给案主父母,增加社工的可信度,减小案主父母内心疑虑。
在此次面谈过程中了解到,由于案主父母都处于高龄孕育的案主,所以案主先天心脏发育不全,心脏上面有一处裂缝,导致造血凝血功能弱;
患有一级智力残疾,在几年前,前往重庆做过心脏手术。
案主父母都是学历不高的农民,对于此种情况只能保证案主吃饱穿暖,不能支持对案主进行更专业的护理照顾。
社工了解到情况后,与机构同工一起协商制定相关的服务计划。
(二)缓解照顾压力:护理技巧培训,日常饮食计划制定
案主由于长期供血不足,导致手脚长期乌紫、绵软、使不上力,导致案主不能进行长时间的站立及走动。
长时间的不运动使案主的手脚有细微的萎缩情况发生,所以社工在网上以及专业医生处学习专业的按摩技巧和护理技巧一一教授给案主父母,让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又因为案主的肠胃方面的问题,对很多食物会出现不耐受导致发烧等不良反应,在询问过社区医院的医生之后一起为其制定专门的饮食计划,标注哪些食物案主不能食用。
让案主父母可以一目了然,不担心再次吃错导致一系列反应,也可以缓解案主父母由于不专业的护理可能导致案主病情恶化的担忧。
让案主父母在长期照顾高压下得到一丝喘息机会,缓解其内心照顾压力。
(三)挖掘潜能,个人能力提升
针对案主的反应迟钝,对于一件事物不能做出正确反应,迄今为止仍未开口说过话的情况。
所以社工每次上门都会教案主一些日常打招呼的手势及口语。例如:你好、再见和爸爸、妈妈等。
社工教案主握手等见面手势
也会在网上搜索简单的手语操教案主,案主看着手机视频里面播放的视频充满好奇心,但手却做不出相应的手势。
社工见此情形也不着急,抓着案主的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学。
或者在社工向案主举起右手想要做出握手姿势时,会拉着案主的右手放上来,让其明白这是一个连贯动作。
并在平时鼓励案主父母在闲暇时间多与案主互动,也可以教教他日常生活简单家务等工作,来到达训练的成效最高化。
社工手把手教案主手指操
(四)社会层面:链接社会资源,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社工在与案主父母的交流中,了解他们曾想过将案主送去特殊学校就读,周末送教上门的老师教育特殊学生的专业性不足,案主学习不到太多知识,学习需求达不到所需。
于是社工去了解了本地的特殊教育学校,并向学校咨询入学要求及入学时间和方法。
并将其详细地传达给案主父母,但特殊学校需有一名监护人陪同入学,案主父母对其家庭的实际情况分析,最后表示他们俩谁陪同前往学校学习,家里的活计另一个人都是无力独自承担的,遂打消将案主送去特殊学校的想法。
社工尊重案主父母的决定,但也将鼓励案主父母在其家庭具备将案主送去特殊学校的条件后,尽量将案主送去学校增加与外界接触,也能学习到更多新知识。
五、评估与总结
(一)成效评估
1.结果评估
(1)个人层面:能力的提升。案主会在社工每次上门的时候为社工送上拥抱,在社工准备离去时会挥手道别;
同时也学会一两段简单的手指操,在社工的劝解下案主父母对其生活能力进行培训,也会在父母不在家时饿了会自己寻找吃的,想要做饭的欲望。
同时在案主父母处了解到,在带案主出门时遇到较为熟悉的邻居或亲朋好友时,案主会主动上前拥抱,以此来表达他的亲近之意。
(2)家庭层面:案主父母的内心想法的转变。
社工通过教授专业护理技巧,提升案主父母的专业照顾能力,弥补在照顾能力方面的缺失,缓解了其照顾压力,减轻内心消极情绪,对未来生活不再持续保持消极情绪,能正向积极地去面对接下来的生活。
并链接社会资源,让其父母更加了解特殊学校进行权衡利弊,做出更适合他们家庭的决定。
案主与案主母亲聊天,让其宣泄内心压力
2.过程评估
社工在对案主进行服务的过程中,充分尊重案主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力,并在案主无法自主做出判定时征询其父母的意见,让其父母为案主做出相应决定。
根据案主父母提出的需求为案主制定专业服务计划,提升案主独立生活的能力,改善案主的身体状况,增加案主与外界的接触交流。
(二)专业反思
1.社工的专业性不足,专业的个案服务技巧不足
对于案主此类智力残疾、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服务对象,要如何通过聆听、观察、多方位的了解等方法,更全面地收集案主的信息,并根据信息进行分析整合;
精准地了解案主及其家人的问题与需求,这要完成的前提是社工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专业性,并每次服务之后要对服务进行总结,再将有效的经验保留。
2.社工力量薄弱,做不到全面关怀
社工的力量是很弱小的,依靠社工单一的力量是完全不能支撑的,需要促进更多慈善资源对案主这类智力残疾儿童及其家庭的关爱,针对这类家庭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多样化服务。
社会工作经典书籍
《社会心理服务:社工技能手册》
给一线社工的心理咨询工具箱
看了就能懂,懂了就能用
限时8折
扫码拿下
↓↓↓
【社工客书屋】
收录社工精品好书
↓↓↓
【社工客线上课堂】
收录社工精选好课
↓↓↓
欢迎关注【社工客】旗下公众号
身边的好友都在看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小客说:
你有做过个案社会工作吗?欢迎分享你的经验或总结~
社工客投稿邮箱:sgke123@163.com
小客微信:shegongke002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智力残障儿童的成长之路 | 社工案例计划
助力困境青少年提升技能与职业规划 | 社工案例计划
“盗窃少女”社区矫正服务个案 | 社工案例计划
“标签理论”在儿童行为矫正服务个案中的应用 | 社工案例计划
社交焦虑孩子的成长之路:认知行为疗法在青少年个案中的运用
青春“友”你!“空巢青年”朋辈支持小组 | 社工案例计划
以“精准社矫之光”照亮社矫人员的再社会化之路 | 社工课
【案例分享】社工如何助力青少年培养与社区发展?
司法社工:涉罪未成年人帮扶经验分享
AET动物情绪疗法:动物抚慰技术融入精康患者的康复活动 | 社工案例计划
网址: 智力残障儿童的成长之路 | 社工案例计划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94935.html
上一篇: 十大适合家养的宠物狗,没想到它竟 |
下一篇: 最受欢迎宠物狗排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