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治疗ADHD,是很多家长关心的一个话题。
孩子被诊断ADHD,药物治疗是必须的吗?
药物治疗的选择有哪些?会有副作用吗?
非药物治疗有哪些方式?日常生活应该怎么管理?
科学看待和认识ADHD,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续治疗的有效性。因此,以下两点要牢记:
①ADHD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程干预治疗;
②ADHD的治疗不是单打独斗,需要医生、家长、孩子甚至是学校共同参与。
ADHD的治疗原则ADHD的治疗目标是缓解核心症状,最大限度改善功能损害,提高生活、学习和社交能力。
目前ADHD的治疗方式可以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大类:
4~6岁ADHD患儿首选非药物治疗,如行为管理、注意力训练、生物反馈治疗等。 6岁以后采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以帮助患儿以较低药剂量达到最佳疗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早期识别、规范诊断和治疗的儿科专家共识》
药物治疗提到药物治疗,很多家长都视如“洪水猛兽”,尤其是精神类药物。目前药物治疗是6岁以上儿童的主要治疗手段,它可以根本上改善ADHD的核心症状,从而提高注意力、自控力,改善学习、生活和人际互动等情况。
药物治疗的选择有哪些?
目前临床常用有两类药物——中枢神经兴奋剂和非中枢神经兴奋剂,用于帮助控制和改善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症状。
中枢神经兴奋剂有哌醋甲酯和安非他明(amphetamine); 非中枢神经兴奋剂有托莫西汀(Strattera)、胍法新(Intuniv)和可乐定(Kapvay)。研究证实:在医生的监督下使用这类药物,对于改善6岁及以上患儿的ADHD症状是非常安全和有效的。
ADHD药物有什么副作用?
目前临床上无法预测到某个药物对治疗ADHD患儿一定有效且无明显副作用。接受药物治疗的患儿都有可能会出现某些副作用:恶心,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睡眠问题,头痛,肚子痛,小部分孩子可能在服药后会觉得白天犯困或者易激惹。
如果有副作用让孩子格外不舒服,影响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时:
1、一定要及时反馈给医生,酌情制定应对方案,从而帮助减轻不良反应。
2、建议家长可以通过记录服药日记(药物服用剂量、时间、孩子注意力等方面的表现及副作用情况等),来帮助医生为孩子找到最合适的药物及其剂量。
什么时候能停药?
2018加拿大儿科学会(CPS)的立场声明:对于被诊断为ADHD的儿童和青少年,如果他们的学习或学业成绩因注意力障碍而受损,或者他们的行为和社交互动因缺乏冲动控制和多动而受损,则应继续药物治疗。虽然药物能够安全有效地减轻ADHD儿童的症状,但是并非对于每个患儿都有相等的疗效。因此,ADHD药物治疗的持续时间是个体化的,目前尚无明确的服药持续时间。对于通过药物治疗后ADHD症状和功能获得稳定改善的患儿,可以咨询医生建议评估终止治疗的利弊后尝试停药。
非药物治疗ADHD非药物治疗涉及父母培训、学校干预、行为疗法等,需患者、家长、教师等共同完成,而家庭环境作为儿童成长的主要环境,使得家庭干预具有其必要性及重要性。与药物治疗相比,非药物治疗趣味性强,疗效更理想、更稳定。
非药物治疗的方法
(一)心理行为疗法:家庭干预、学校干预、认知行为疗法等。
1、家庭干预
家庭心理治疗是以系统观念来理解和干预家庭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家长作为ADHD患儿治疗过程中重要的主体,对治疗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和谐的亲子关系,既能加强父母与孩子战胜疾病的信心,也可提高患儿依从性,改善患儿不良情绪,减少功能的损害。
家庭干预方法:
①强化注意力训练,如舒尔特方格等
②制定规则和奖罚机制,对孩子进行行为管理
2、学校干预
教育干预是指通过使用教育的手段,对ADHD儿童进行课堂管理,学业辅助,认知训练或安排好学习环境等干预。
教育干预方法:
①行为管理:积极引导孩子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务,建立良好行为。
②伙伴关系干预:在课堂上建立合作性的团体,鼓励同伴指导,增加ADHD孩子的归属感和社会兴趣发展。
③课堂管理策略:建立一个对ADHD儿童有益的课堂环境,帮助ADHD学生事先做好计划等。
3、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主要针对改善多动孩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比如拖延症、时间管理和其他的一些困难等。
认知行为治疗方法:
①规划和安排活动:帮助孩子安排自己的每天生活日常,恢复秩序性。
②认知重构:帮助孩子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良行为,更好地消化负面情绪。
③积极自我对话:教会孩子自我鼓励的方式,增强孩子面对困难时的自信心。
④改善分心和延迟:教会孩子根据任务难易程度制定合理的完成计划。
(二)物理疗法:脑电生物反馈疗法、tDCS、TMS、运动疗法等
1、脑电生物反馈:
为了尽可能减少药物治疗对儿童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已逐渐成为一种干预儿童青少年神经和精神心理疾病的全新疗法。
研究证明,ADHD患儿的脑电图与正常孩子的脑电图相比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ADHD患儿大脑θ波活动较多,而β波活动较弱。
脑电生物反馈是一种安全、非侵入式的心理行为疗法,利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将人体内部不易觉察的脑电信号以动画的形式反馈出来,患儿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对自己的生理功能进行有意识地自我觉察和自我训练,最终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与大脑。通过生物反馈训练来改善患者的脑电波,使θ波减少,β波增强,达到缓解ADHD症状的目的。
论证1:尚煜等认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使患儿学会减少EEG中的 θ波,提高β波,形成牢固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从而增强注意力的能力,延长注意集中时间,减少多动倾向,能改善儿童注意力和冲动行为,促进大脑皮层成熟,提高智商和学习成绩,并且没有副作用、疗效巩固、有效率达75%。
论证2:侯静红等通过对30例 ADHD儿童经2个以上疗程的治疗,治疗后较治疗前脑电θ/β比值显著下降 ( P < 0. 01),综合反应控制商数、听反应控制商数、视反应控制商数,综合注意力商数、听注意力商数、视注意力商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 ( P < 0. 01)。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降低θ/β比值,提高注意力,减少多动,是治疗儿童 ADHD的一种有效方法。
脑电生物反馈的治疗方案
注意力缺陷型——β波驱动
冲动—多动型——SMR波驱动
混合型——β波+SMR波驱动
在这里也需要提醒家长们,如果选择脑电生物反馈训练,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或专业的机构。通过专业的训练仪器和系统的训练技术,才能获得更佳效果。
2、tDCS:
tDCS能够改善儿童、青少年的抑制控制,从而改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的症状;同时改善工作记忆,增强相关大脑区域的神经元活性和连接性。
论证:Soff等采用 tDCS对15名ADHD青少年(12-16岁)进行了 5 天的治疗,1 mA ,一次20分钟。阳极置于左侧DLPFC,阴极置于中央顶点(Cz)。结果发现阳极 tDCS能调节前额叶活动,增强工作记忆,且改善了ADHD 青少年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的临床症状,其疗效在刺激结束7 天后更加明显。
3、TMS:
活动过度是ADHD的主要临床症状,与运动皮层的兴奋性和抑制性进程失衡有关。ADHD患者多伴随前额叶多巴胺系统功能及r-氨基丁酸(GABA)功能异常。经颅磁刺激(TMS)可以调节机体GABA受体,从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改善症状,提高多巴胺受体水平。
TMS治疗的相关安全性已在成人中得到广泛研究,但在儿童群体仍缺乏大数据支持。既往研究报告TMS治疗可能的不良反应包括肌肉紧张、头痛、潜在听觉损害、癫痫和其他降低癫痫阈值为TMS治疗最为严重的不良反应。
未来在儿童领域还需要更多的临床对照研究,以便总结优化出最佳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三)作业疗法:感觉统合训练、日常生活组织技能训练等
1、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的关键是同时给予孩子前庭、肌肉、关节、皮肤触摸、视、听、嗅等多种刺激,并将这些刺激与运动相结合。不同的感统训练方法所用的感统训练器材也不一样,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选用。
2、组织技能训练
组织技能训练包含的技能与学校和家庭中的日常活动有关,训练儿童学习使用特定技能面对反复出现的组织管理需求。
总结*ADHD症状本身是一种综合征,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具体需要,联合药物与非药物治疗,对患者进行全面干预,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症状和社会功能。
没有一个单一的疗法能够回答每个孩子遇到的所有问题,无论是选择药物治疗还是非药物治疗,都不能保证适用于所有多动症儿童。家长如果采取某种方法后感到效果不佳,可以咨询医生后考虑是否更换治疗方式。
我们的初心不是养育一个没有“问题”的小孩,而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擅长的事,实现自我价值。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ADHD的规范化治疗和干预,用科学方法让ADHD孩子健康成长!
[1]王玉凤教授主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2]成梅等.经颅直流电刺激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治疗中的应用.心理科学进展.2018,26(04):91-100 [3]Soff C , Sotnikova A , Christiansen H , et al.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improves clinical symptoms in adolescents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J]. Journal of Neural Transmission, 2016 [4]赵 澎,经颅磁刺激在儿童神经领域的应用.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23(09)::790-793 [5]孟甜甜等.经颅磁刺激在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0,28(03):66-68 [6]尚煜等.EEG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7,22(05):684-686 [7]侯红静等.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分析.当代儿科杂志.2008,10(12)::726-727 [8]Gilbert DL,Garvey MA,Bansal AS,et al.Shoul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esearch in children be considered mi nimal risk?[J].Clini Neurophysiol2004.115(8):1730-1739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多动症专栏 | ADHD儿童的学校干预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2023年第4期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运动干预策略研究
儿童注意力缺陷与多动症ADHD研究状况如何?
多动症干预策略
改善多动症(ADHD)的8种方法
ADHD专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目标和行为治疗
计算机渐进式注意力训练(CPAT)程序:对ADHD儿童的有效直接干预。,Child Neuropsychology
专题笔谈│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共患病与药物治疗
从神经心理研究成果探讨多动症儿童 (ADHD) 的认知训练成效
网址: 儿童ADHD的科学治疗与干预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75692.html
上一篇: 你所不知道的动物辅助治疗起源和发 |
下一篇: 猫咪肛门腺炎怎么用药治疗和全面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