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
借玩具之如何应对幼儿的攻击性冲突
借玩具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通常情况下,中班孩子由于不懂得如何与别人协商,所以经常出现哭、闹、抢的现象。那么怎样做才能使同伴乐意借出自己的玩具,让自己和同伴都感到快乐呢?社会活动课《借玩具》,围绕如何向同伴借玩具的主题,。
在教学形式上我们采用了情景表演的方式,请一位教师扮演小兔,让全班孩子通过向小兔借玩具来学习交往的不同方法。事实上从小兔带着玩具一走进教室,孩子们的注意力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孩子们向小兔借玩具的过程好像是在玩一场游戏,当游戏结束时,交往的方法也自然习得了。这使我想到:,但如果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一些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将道理的领悟、行为的习得融于游戏中,教学活动同样会有趣、生动并有效。
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向小兔借拖拉玩具,。从而借到玩具。应该说这个要求是老师和家长在日常教得最多的方法,因此孩子们都能借助已有的交往经验,顺利地借到了玩具,。
第二个环节的设计上,我们设置了一个障碍,即要孩子学会用“一起玩”的方法让自己和小兔都玩到玩具。当孩子们继续尝试用第一种方法向小兔借皮球时,没想到却遭到了小兔的拒绝。不少孩子在遭到拒绝后不知所措地回到了座位,。因为品德教育中,我们通常会鼓励孩子讲团结、会谦让,好的东西要乐意与别人分享,,我想:孩子们的失落和老师们的意外正是我们想通过这节课表现出的一种观点:即别人的东西不是自己的东西,别人不给你玩一定是有原因的,要学会体谅他人的心情,,而这些是传统教育中经常忽略的人性化的东西。
第三个教学环节是向小兔借遥控汽车,其交往策略是学会与同伴“交换着玩”玩具。当孩子们在尝试用第一、第二种方法与小兔交往失败后,他们又把希望寄托在老师的身上。:老师也没成功,看到这个出乎意料的结果,孩子们先是一愣,接着竟然是一阵开怀大笑,一个孩子大声喊道:“老师也没有成功!”我想孩子们发出这些笑声、喊声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太感到意外了,原来老师做事也会有不成功的时候,看来小朋友遭遇失败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这样的效果完全达到了我的设计初衷,因为我就是想通过这样的效果,让孩子们知道老师不是万能的,每个人做事都有可能遭受到失败。正所谓:让孩子在同一件事中找回心理平衡是做教师的责任。,重要的是如何克服困难抵御挫折。于是我对孩子们说:
“虽然老师和你们一样都没成功地借到玩具,,让小兔乐意把玩具借给我们玩的。”一席话,让孩子们重新树起了信心。这时候我拿出了长毛绒玩具,请小朋友思考:小朋友想玩小兔的玩具,小兔也一定想玩小朋友的玩具,那可以用什么办法让小兔和小朋友都玩得很开心呢?小朋友似乎想到了什么。但又不
教育叙事如何应对幼儿攻击性行为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知识
如何应对幼儿攻击性行为.docx
如何应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docx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教育对策
如何有效制止幼儿攻击性行为.docx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应对策略
浅述如何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doc
如何正确应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浅谈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矫正
分析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如何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网址: 教育叙事如何应对幼儿攻击性行为 https://m.mcbbbk.com/newsview495249.html
上一篇: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措施(2) |
下一篇: 宠物行为美容师的定义是什么? |